第四十六章 鲁班门前的班门弄斧
影子鞠躬感谢萧峰8筒子的打赏
——
世人熙熙,皆为利趋。
纵观千年兴衰,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多逃不过一个利字。有利则众人趋之若鹜,无利则恻立冷眼旁观。而街头争吵与逐鹿天下的区别,也不过在于利大利小而已。
苛政猛于虎,比苛政更为骇人的,便是饥荒。在苛政之下的人民还有可能苟延残喘生存的下去,但人类的天灾**合力引发的饥荒面前,似乎只能等待着呜呼哀哉的命运。
若是从了这个命数,那倒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可惜人性中总有那么一丝不耽于接受死亡的挣扎,以至于某某末年,农民起义之事延绵不止,贯彻始终。
在这样年代,活着,总是一件很卑微却又很艰辛的事。
谢道韫与城下乱民的谈判进行的还算顺利,毕竟她在民众中还有那么一星半点的名望,再加上会稽城门未关闭之前,这些乱民中也有很多人曾经在谢道韫的手中领过粥。拿人家的手短,他们也总要给谢道韫一个面子的。
再说陈郡谢氏是何等人物,有这样的大族中人来作保,他们倒也相信了**分的。毕竟士族最看重的就是颜面二字,后世武则天杀王皇后时,出身大族的王皇后尚能平淡赴死,更何况只是几日的米粮,总要比拿出性命容易的多。
来来回回的几轮问答下来,城下乱民以及守城官军的忧心都渐渐平淡下来。原本充斥在场间的紧张气氛愈显松弛,人们也渐渐接受了谢道韫的说法,正商量着是不是就此退回去,继续等待。
但有些人却别人心思,有些不安的高声问道:“小娘子,不是我们不相信您。可是我们如今已经做了与官军冲突之事,若是朝廷追究下来,我们岂不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一言既出,众人应和。大家都明白,今夜所做之事,是掉脑袋的事情,但那也都是逼不得已才做出的选择。如今虽然有一条活路向着自己招手,可也总要在道路旁小心翼翼的窥视一番,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陷阱之类的东西。
“你们放心,今夜的事情,自然可以当做是没有发生过的。”谢道韫微微一笑,又冲着身旁的岳山道:“岳统领,你说是么?”
“没错”岳山这时也上前一步,高声向着城下道:“我岳山在此立誓,如果城下百姓就此远离城墙,不再想办法进城,我便可以当做今夜的事情没有发生,绝不上报若违此誓,让我岳山不得好死”
岳山虽然不会什么内功,但他军人出身,声音也是洪亮辽阔,竟与谢道韫不相上下。而且他这番话说得清楚明白,又阻了乱民再次作乱的可能,谢道韫不由得赞许的点了点头。
城下众人听得如此好事,心中已然意动,有了些就此散去的心思。但就在这时,却又有人道:“小娘子,您说的话我们自然相信。这位统领大人的话,我们看在您的面子上,姑且也就相信了。可问题是,如今已经有百姓死在了这些官兵的刀下,这笔血债又该如何算?”
一听这话,方才面上还有些放松之色的岳山却猛地冷冽了起来。他又向前踏出了一步,寒着脸就要说些什么。
可是话语还未出口,谢道韫就伸手止住。她运足了目力向下看去,想要看清方才说话的那个人。那人虽然面有土色,看上去风尘仆仆,但他并不像身旁难民那样的有气无力,也没有周围人那样的干瘪之色。谢道韫在心中冷笑,心想梅三郎啊梅三郎,你的人还真够执着。
微微笑了笑,谢道韫高声回应道:“你们的人死了,难道官军的人就没有受伤么?的确,今夜之事,本就是你们受人鼓动在先,虽然有罪,却也罪不至死。但官军之所以动手伤人,却也是尽着自己应有的职责,是为了保护会稽城内的百姓。今夜的事情不是江湖仇杀,又哪里来得什么血债之说?这位道上的兄弟,我见你这一身打扮模样,显然是刚刚混入灾民之中的吧。我谢道韫倒想当着百姓的面上问一问,你到底是什么人派来的?煽动百姓与你一同叛乱是意欲何为?如今事情已经可以和平解决,你又在这里大肆鼓吹,又是意欲何为?”
几句话的功夫,谢道韫已经完全将刀枪调转过来,风头直指这位梅三郎的手下。却见那人身旁的众人已经用十分疑惑的目光看着他,甚至隐隐之间,带着几分零星的敌意。那人面色白了白,有些不知该如何脱身。
“小娘子,您太厉害了”岳山在一旁偷偷向着谢道韫竖了大拇指,低声赞叹着。
身为官军的统领,岳山虽然说不上是爱兵如子,但他也有着大多数军人的共性,互犊。手下做错了事情受罚是一件事,可若是让手下因为履行职责而受罚,那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想着今日受伤的同袍,他本想着硬着头皮与城下的乱民强硬一番。可谁曾想谢道韫却抢先开了口,而且一开口,就将对方逼迫到了如此境地。
岳山站在一旁,借着火光去看谢道韫在夜色中飒爽的英姿,忽然就很想辞了着狗屁的守城军统领,转到她身边当护卫去。若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事情,能够让自己再摊上那么一次两次,那也算是没有白活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