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隐龙惊唐 > 第八百五十二章 苏定方复仇
第八百五十二章 苏定方复仇
作者:八无和尚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5 全文阅读

  ps:感谢书友“kdf”、“hugo”投的月票,感谢书友“宋代大侠”的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这让苏定方顿时想起了原本改编的高句丽“归义军”。

  李沐肯定不会预料到,他的这道密旨,彻底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力量格局。

  苏定方就凭借着这道旨意,一年之内,愣是在高句丽征发了二十万大军。

  而这二十万大军的名字,就叫“归义军”。

  苏定方属于闷骚型的全能形将领,这与他的戎马生涯有关。

  在归唐之前,他屡屡更换主公,未得明主。

  归唐之后,又因之前与唐军交战太狠,屡遭排挤,处处压制。

  七、八年中,他过得太憋屈了。

  自从投入李沐麾下,得到了李沐的重用,如今又被列入军机七大臣之一,他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舒畅感。

  所以,他咬着牙,无论如何都要报靺鞨、室韦一箭之仇,以告慰五千铁骑在天之灵。

  甚至连苏定方此时也不知道,他征发“归义军”的举措,为大唐之后的战略提供了可行的先例。

  鉴于苏定方组建“归义军”的成功,大唐开始大规模施行“以夷制夷”的战略。

  当然这是后话了。

  苏定方此时仅仅是需要兵员,以西南军团的名义,在高句丽全境征召兵员。

  与如今军制改革之后的唐军不同,“归义军”没有任何军饷,苏定方只为“归义军”提供粮食和军械,而口粮仅是唐军的一半,军械自然也是之前辽东战场缴获的战利品。

  另外就是从现有唐军中选拔军官,进行训练和统帅。

  “归义军”没有唐军一应的军饷、抚恤、家眷减免赋税等福利,就是说,战场死伤,各安天命,西南军团没有义务对其进行抚恤。

  “归义军”唯一的福利就是,战场上士兵自己缴获的战利品,士兵可以得到一半。

  但就这么苛刻到极致的“福利”,在高句丽百姓中,依旧被追捧到踊跃的程度。

  高句丽与大唐一战,持续大半年的时间,死伤且,整个经济崩溃了。

  百姓家中基本上没有余粮,全被渊盖苏文征集一空。

  如今连吃都吃不饱,听说西南军团征兵管饭,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更重要的是,苏定方擅自在征兵令中加了一条:但凡在战场上枭敌首级五级者,可入唐籍。

  高句丽实际已经灭亡,如今所有州府主官皆是唐人。

  中原各大世家豪族遵循李沐的方略,疯狂地购买土地。

  他们信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土著和唐人自然是有分别的对待,他们更相信唐人。

  所以在半岛,雇佣唐人和雇佣高句丽人的价钱,那是天壤之别。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明确划分,但,阶层已经明确出现。

  高句丽人渴望成为唐人,特别是原本高句丽贵族和官员被允准入唐籍之后,民间更是以入唐籍为荣。

  所以苏定方拍脑袋加上的这一条,被称为入唐籍最迅速有效的方法。

  也是激励“归义军”战场上悍不畏死,拼命杀敌最有效的手段。

  苏定方很“凶残”。

  刚组建的“归义军”,仅训练了三个月之后,便被派上了战场。

  按苏定方的话来说,打猎为生的高句丽人,箭术基本不用训练,近战更不用训练。

  需要训练的只有阵法和军纪,三个月绰绰有余。

  于是,唐与靺鞨、室韦的大战暴发了。

  而此次,攻防双方的位置开始改变,大唐攻,靺鞨、室韦守。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