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石道 > 第二百五十集 下落不明
第二百五十集 下落不明
作者:逍遥听江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4 全文阅读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看到玉璧,果真是名不虚传,非常高兴,将玉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众人皆呼万岁。蔺相如见秦王根本无意割城给赵国,就走上前去说:“璧上有点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看。”

  秦王将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持璧而立,大怒道:“大王您想得此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时,群臣们认为秦国依势欺人,拿15座城换玉璧只不过是一种空话,可我认为百姓之间交往都不会欺骗,何况秦国是一个大国呢!况且因一璧而得罪秦国,实在不值。

  “赵王采纳了我的建议,为了表示对秦国的尊重,赵王还斋戒五日后,才派我将璧送给您,可大王您在召见我时无礼傲慢,还将璧传给众人看,这是在戏弄我和赵国。

  “我看大王您根本无意割城易璧,就取回此璧。

  “您若再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说罢,高举玉璧,做出撞击柱子的样子。

  秦王惟恐玉璧被撞碎,连忙道歉,并召人拿来地图,指出给赵王割去15座城。

  蔺相如看出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就对秦王说:“赵王派我送璧之前曾斋戒五日,现在大王您也应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这样我才会献出玉壁来。”

  秦王见无法强夺,只好同意了。

  蔺相如回到宾舍,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秦王的一举一动表明他根本不可能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怀揣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

  五日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

  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恪守信约的。我担心因您的失约而辜负赵王对我的重托,所以已派人把玉璧送回了赵国。

  “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15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我愿下汤锅,您看着办吧。”

  秦王和众臣听后面面相觑,有大臣建议将蔺相如囚禁起来,再攻打赵国。

  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而且还会使两国的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个明君的声誉。

  于是秦王在宫廷内以隆重的礼节款待蔺相如,并将他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幽王投降,献出了和氏璧。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国的宝库之中。

  但从此以后,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

  目前有两种推测:

  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遗失或被项羽掠夺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

  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它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垓下。

  玺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关。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