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战争日渐白热化,美国的战争潜力开始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和中国相比,美国有着和英国相似的国防优势,北面的邻国加拿大是盟国,国家的防务还要依靠美国,南面的墨西哥军力平庸,对美国毫无威胁,而且美国拥有着英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美国只要守住太平洋和大西洋,就可以保证本土安全,所以相比陆空军,美国海军拥有更为强大的实力,二十一世纪初投入建造的福特级航母,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让美国海军的实力如虎添翼。中国海军的崛起让美国赶到了巨大的威胁,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美国联合欧洲国家遏制俄罗斯发展的同时,开始大力在远东及亚太构建围堵中国的力量,先是在南海问题上大做文章,借此压制中国向南发展,而后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和中国对抗,在亚太地区制造不安定因素,而后唆使印度在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制造麻纺,三箭齐发迫使中国消耗国力应对,无力和美国在亚太角逐。
在领土问题上,中国没有丝毫的让步,利用经济手段,分化东盟国家,孤立菲律宾和越南,用军事和经济手段迅速解决两国,逐渐收复和控制了南沙群岛,并利用越南的主动挑衅,果断出兵打败越南,造成其政权更替,彻底倒向中国。利用时机收复台湾,以台湾为基地在钓鱼岛冲突中摧毁了日本海军和大部分空军,彻底打破了美国精心构建的岛链封锁线,把美国在亚太的势力逐退到马里亚纳群岛。出兵朝鲜和东南亚,彻底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海上封锁。利用俄日冲突的时机,进占冲绳,并以此为基地进攻日本,把美国在远东的实力进一步驱逐出去。随着海空军力量的日趋强大,中国开始和俄罗斯联合,在海湾地区,南亚,印度洋和西亚和美国展开激烈争夺,同时在太平洋上也开始了主动出击。
美国历届政府都把重心放在欧洲,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崛起,美国政府才开始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但是为时已晚,经济的衰退导致美国国力下降,许多新装备迟迟不能装备部队或者大大减少装备数量,影响了美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在面对重新崛起俄罗斯和军力高涨的中国的挑战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在面对中国海空军冲出大洋的决心面前,美国海空军准备不足,遭到了一连串的失败。同时和中俄两个强大的对手周旋,美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随着援军的到来,太平洋的美军再度在兵力上占据了一定优势,重新组建的特混舰队阵容强大,恢复了第七和第九舰队的编制,这样一来美国太平洋舰队就拥有第三,第六,第七和第九四支航母特混舰队,共八艘重型航母,八艘大型两栖攻击舰和众多的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核潜艇,战力远远超越战前的太平洋舰队,其中新型的福特级航母就有六艘,分别是福特号,大黄蜂号,企业号,尼米兹号,奥巴马号和华盛顿号,加上两艘改进型尼米兹级航母斯坦尼斯号和卡尔文森号。马克中将,马库斯中将,卡尔斯中将和亨特中将分别担任四个舰队指挥官,麦克斯上将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并同时担任太平洋前线司令官。
美国在太平洋的空军也得到大力加强,四个战斗就联队,两个轰炸机联队,两个战斗轰炸机联队和一个反潜机联队配属太平洋司令部,另外空军新成立的两个空降师和一个空中突击师也全部调往太平洋。陆军新成立的四个机步师,一个装甲师和一个装甲步兵师全部开往太平洋地区,加上原来的兵力美军地面部队的数量也超过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
实力的大增让麦克斯上将信心大增,在确定反攻斐济群岛的同时,上将把目光盯住了中国控制的拉利克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美军准备在三个方向同时向中**队发动全面反击,试图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夺回战场主动权,这样一来刚刚平静太平洋战场又重燃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