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玄幻小说 > 东方玄幻> 一路绝尘 > 1923.我可不想被人暗中来一刀
1923.我可不想被人暗中来一刀
作者:炼石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1 全文阅读

  1923.我可不想被人暗中来一刀

  木工是一种从古到今依然存在还方兴未艾的手工业,由于木工制作技艺复杂,在传统行业中属于最难学的手艺,更由于从木工到木匠是一个漫长的转换过程,所以在民间一直被称为五大匠(木匠、泥水匠、铁匠、石匠、苫匠)之首。清代有《莲花闹》描述木匠称:"不非轻。民家请你起门屋。官家请你起官所。锯子锯出千条路。刨子刨得一坦平。斧头就是摇钱树。墨斗就是聚宝盆。一天三餐白米饭。甘酒长酒吃不了。木匠可学本是真。"可见木匠当时的地位之高。

  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规矩也就千差万别,但有一种说法流传至今:人生在世,有三种人千万别得罪,第一是接生的,这在新法接生推广后已不复存在;第二是挖坟的,这在绝大多数地区实行火化和公墓之后也基本消失;第三就是盖房的木匠。相传作为鲁班的徒子徒孙,不仅传承了祖师爷的手艺,也学会了许多古老的符咒。如果房主对待木匠不恭敬,没有肉酒肉饭的款待,还随意拖欠工钱,木匠们就会稍微做点手脚,就会让新宅不宁,轻则招灾伤财,重则家破人亡。

  千万别说不信,那本明代的《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简称《鲁班经》)就是一本集房屋营建、木工操作、家具制造、日用器物摆放的技术性的知识和木匠施工的吉时凶日、风水咒符、阴阳五行等内容为一体,涵盖广博的木匠全程"操作指南"。即介绍了从"人家起造伐木"到"凉亭水阁式",从"仓敖式"到"牌匾式"的建造工艺,同时还有看风水的"相宅秘诀"。

  在传说中能够辟邪的物件中,就有木匠工具,还被说成是二十八宿编成歌谣传唱:"墨斗它是鬼金羊,牛金牛把帅印掌。亢金*是缠线拐,支扭支扭缠发财。挂线钩叫娄金狗,你家功名代代有。轸水蚓是墨斗线,避曲就直出状元。壁水貐是画齿子,久长富贵你家是。*线珠是箕水豹,师傅事主发财了。参水猿是墨池子,染出墨线定曲直。角木蛟,是马脚。开业大吉它先接。奎木狼,是平进,取平面,倒楞楞。尺子叫做井木犴,规矩尺寸定长短。斗木獬,手斧子,任何木头它先试。翌火蛇,大小锯,截头改板任意取。凿子它是室火猪,透铆窍,把力出。尾火虎,是镂子,走弯曲折改不是。觜火猴,是推刨,他一走过平安了。"

  那些参与郑河村木屋重建的木匠中虽然也有滥竽充数的,不过就是在某个团队里混碗饭吃,无碍大局,也就懒得理睬;绝大多数参与者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更有一些在当地早就小有名气、想着在这个项目**人头地,在以后接业务的时候水涨船高的木匠在建造中使尽了浑身解数,力争将自己所重新组装的木屋尽善尽美的呈现在每天从早到晚川流不息的参观者面前。

  众所周知,江南因为夏日炎热、气候**,传统上一直沿袭着居住木屋的习俗,因为传统木屋不仅冬暖夏凉,抗潮保*,透气性强,而且蕴涵着醇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是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但木屋对防腐、防虫、防火的要求很高,加上长期经受雨水的洗刷和**空气的侵蚀,木质的外墙极易腐朽,内部结构也极易损害。所以在对原来的材料进行了化学处理之后,几乎所有的建筑团队都想到了增加立面的开窗,以便有利于通风和光照,同时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保留传统瓦片房*结构的方式,瓦片层层叠叠地铺在屋*的坡面上,既形成了利于空气流通的缝隙,使得整栋屋子冬暖夏凉,又加强了传统木屋的地方特色。

  可是在对建筑型制、总体布局、平面构成、内部结构、装饰细节等方面,各个建筑团队却各有各的对木屋的建筑理解:有的进行深度复原,木作、瓦作、油漆作等都严格遵从湘西一带民居的营建方式;有的却标新立异,将老式房屋结构进行了很大的调整,运用大量白色元素,使得原本昏暗的内部结构变得明亮舒适;有的更是将整栋木屋当作了画布,邀请那些到郑河写生的学生在外墙上手工作画,加上了艺术元素;还有的大量运用光和影,使得木屋和竹林相得益彰。

  可是就没有人想到过,这样的随意发挥就没有人来监督管理吗?

  按说,无论什么建筑项目,从开工之日起就有监理人员随之进驻,可是郑河村的木屋群开工都快半个月了,木匠们也没见到监理的人影,更没有人在一旁指点江山。到最后连老**也按捺不下了,直接跑到郑河老街上把那个戴着草帽、穿着工作服、领着一帮老人在给木屋刷防腐剂和阻燃剂的王大年从高高的房*上给叫了下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懂不懂?"

  "您别急,有话好好说。"那个长大了的嫩伢子赶紧给老**的嘴里塞了一枝芙蓉王:"质量第一,当然是不敢不懂。"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