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到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回来之前,张伟开车带着方言去一家卖散酒的酒屋打了两斤白酒,特意打的五十二度的高度酒,老人送方言的时候特意提醒过方言要高度白酒的。方言还在菜市场买了些猪头肉当下酒菜,花生米当素菜。在出菜市场的时候,见有摆摊卖粽子的,心想要过端午节了,老人却孤苦伶仃的,怪可怜,于是又买了六个粽子,方言喜欢偶数,六也吉利。
方言回到家中玩了两把游戏,看时间已经五点了,心想时间差不多了,总要赶在老人吃饭前上去的。
方言开火煮粽子,又把买的猪头肉切好,放些葱丝,找了以前叫外卖节省下来的餐盒,方言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见送外卖的盒子都是很结实的塑料盒子,每次点完了外卖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盒子收集起来,觉得总会有用,今天就用上了。
方言只煮了三个粽子,另外三个送给老人自己以后煮着吃。时间到了五点半,方言提上准备好的吃的和散酒,出门而去。
这次上山太阳还很高,毕竟现在天长了。
这次上山,方言明显更快了,一是轻车熟路,二是白天,不像晚上光线差还要小心一些的。方言站在那大平台上刚刚好六点整,方言不敢迟疑休息,毕竟还是怕老人已经吃过晚饭。
方言站在那小土屋前的时候,一脸诧异。
门,竟然上锁了!
方言完全没有想到还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方言稍微有些失落,转身要原路返回。但却还是守住了脚步,心想:按照大家的描述,老人应该不会下山的,可能去了哪里。
望着南面小山的起伏,方言略有所思。院子里也没有可作的地方,方言把袋子挂在门上的老铜锁上,白酒放在门口。在院子里踱步,前面的菜园子里中了一排青葱,还有些青辣椒,还有黄瓜,豆角。那天晚上过来的时候由于天色已晚,只能朦朦胧胧的看着院子里影绰绰的有些植物,今天一看没想到这样生机勃勃呢。方言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心想等一个小时老人若不回来自己便回家去了。
转着转着,方言注意到了门口上的牌匾,上面刻着不少字样,至少看起来像是字,因为……方言一个都不认识!
方言心中尴尬,这就很无奈了,这是什么鬼字体竟然一个大字都认不出来!
方言此刻突然想到金叔:金叔博学多识,一定认识这上面的字体的。这么想着就拿出手机左拍一张又拍一张,要拍横批时发现门楣上并没有横幅的牌匾。收起手机,方言还是不死心,继续盯着着两幅牌匾,心想哪怕是认出一个字也好。
一个字,都,看不出来!
方言一阵失望,抬手看表,已经是六点三十七了。字也认不出来,等的也有些烦躁,转过身来,被吓了一跳!
老人住着手杖,正盯着他!
也不知道老人来了多久,方言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声音,只顾着拍照绞尽脑汁的思考牌匾上的字体了。
方言被吓了一跳有点慌:“额,大爷,您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老人不说话,依旧盯着他。
方言顿感窘迫,慌忙拿下铜锁上的菜肴和粽子说:“这样的姬大爷,上次走的时候,您不是嘱咐我说下次来给您带点酒么,”方言指了指地上的小酒桶,继续说,“这不是端午了么,我也没回家,估计您也是一个人,就买了点粽子上来了。”
老人稍有浑浊的眼睛似乎闪亮了一下,被方言捕捉到,也是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着姬大爷的眼神总有一种压迫神志的感觉。
老人点点头,面部稍微松弛一些,在兜里掏出一把长长的铜钥匙,上前捅开了那黄铜锁,推开门,方言忙提着酒进了屋子。
老人把斗篷挂在墙上,问道:“你还到了菜么?”
方言忙答:“对,我就弄了点简单的猪头肉和炸花生米。您看我给您放哪?”
老人听了竟然面露笑容,指了一下东墙,说:“那有一张小桌子,你把他搬到屋外,咱们在院子里吃。”
方言答应着,放下酒菜,去搬桌子。
现在的季节,在外面吃饭正好,蚊蝇还不多,天也不太凉。
方言把桌子摆好,猪头肉花生米打开,又把粽子拿出来把外边的棕线解开。老人在屋里拿出两个那晚喝茶的茶杯,说道:“小伙子是叫方言来着吧,陪我喝一杯。”
方言本想拒绝,心还是想着老人自己喝酒有些沉闷,便答应:“哎,好的姬大爷,我陪您喝点,就是怕喝不多,毕竟这高度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