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一(遗)千年”?就像学徒时,杜师傅时不时在耳旁念叨地:
只要客人在店里议论关于不孝、不仁、不义的街坊传闻,哪怕是谣言?他都要擦着老花镜-感慨一番!
好人,还是祸害?立场不同,看法不一;角度迥异,结论相差甚远。
黄友兰经常回想着师傅的絮叨,坚守着自己做人的根本,对身边的是是非非-有超出一个乡间土裁缝的见解!
她对亚萍的总体评价是-聪明、勤劳、爱干净、不疯癫,是个本本分分的好姑娘;对亚萍失踪一事,总想着是“善良的姑娘被虚伪的男人-哄走唠”,总盼望着-她会回来?!
她压根儿就没想过-亚萍会被害??
10日下午,第二次见到程探长,看到那几张不忍多看一眼的照片:滑雪衫、包、牛角梳-很旧、很脏-似乎在阴沟水里泡过?!
她想吐,也很想忍住不哭,但最终对亚萍的心痛和欠(思念)占居上风—眼泪如泉涌…
虽然探长他们对“亚萍旧物”的来历-讳莫如深、不愿明言,她当时在洗手间里就想到-亚萍遇到事儿唠,而且不是好事、小事?!
接下来的几天,她想到一个“死”字,但她怎么都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亚萍那么好的姑娘,会先她而去?
“师傅,我-我是来还债地-”、
“我好冷啊——师傅,把棉袄给我-”、
“梳子插在头上,这个造型-可好-”、
“师傅,过完年,我就租个大门面,多进点儿货-”、
“我-我想买个真皮包?-还是算唠,等亚林考上大学-”
……
这些话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却一次又一次将黄友兰-从睡梦中惊醒!
她汗涔涔地坐在床边,闭着眼回忆听见声音的场景:
一会儿在摸不着边际的黑屋子里;
一会儿是自己的老屋;
有时是大片的杉树林子;
有时就在包子店门口…
可就是没看见“亚萍-人”??
她竭力地回忆爱徒的模样,却很模糊;想着、想着,小霞闯进了脑海?!
夜里,黄友兰开灯-翻发黄的相册,却没找到自己和亚萍、小霞的合影?她抱着相册-等天亮,结果在周霞房间找到那张照片——
她和小霞都在,亚萍的位置被镂空唠…
她实在没有心思和周霞理论:很可能已经失去一个爱女,再开罪一个“女儿”-确实不明智?!即使小林不劝解、开导,自己也懂这个利害!
周小林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也很丰富。
他参加废井白骨打捞后,像是害了一场大病,无缘无故心神恍惚起来:夜里一睡觉,尽梦见有人跟着自己,却看不见是谁;总像有人对自己耳语,却听不清说什么;还有骷髅头、骨头架架或是被人撵…
好奇的小霞“惊喜”地发现—爸爸-下井了!他一定知道井下的怪事?!自己一定要仔细拷问、拷问,但不能太直接-爸爸非常会保守秘密;而且要避着“黄师傅”的耳风-被骂作瞎管鬼事的丫头精—任谁都不好受?!
父女两个窃窃私语!小林经不起姑娘地软磨硬泡,透露出公开的秘密-死者是东沟村的“芬子”;又添油加醋地描述废井里-如何如何危险;顺便教育霞霞-不要靠近井洞子,以防出现意外!
他说归说,留住了自己最大的心结:开始以为是-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