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这口鲜血一喷,直把刘谷及惠岸二人唬得几乎魂飞魄散!
须知观世音乃何等样人?!佛门四大菩萨之首,比那一般佛陀更要尊贵几分,修为又是“大罗金仙”境界,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真真的不死不灭之身!可如今却是重伤吐血的模样!更令人心寒的是,美名远播三界的具有起死回生、大慈大悲大神通的标志性法宝“杨柳玉净瓶”竟然碎了!
刘谷心中震惊之极,到底是何人所为致使观世音受如此重伤!?难道是?不可能啊……
“师尊!师尊!你怎么了?!”惠岸愣了片刻,终于回过神来,忙上前扶住观世音摇摇欲坠的身子,惊慌叫道。
观世音缓了一口气,取出一粒嫩绿丹丸服下,掐定真诀,催动药力将伤势暂时压住,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心中感慨良多:混沌元力果然威势无比,若非娘娘当年所授心法,这般硬抗其锐,修为非大损不可!玄都师兄接“太上天尊”道位后,修为进境竟然如此迅捷,难道是“位阶”之力的作用?
转眼瞧见惠岸慌得六神无主的模样,观世音心下感动之余却也无奈:这孩子跟自己修行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是这般孩童心性!开口道:“惠岸莫慌,为师并无大碍,只是方才跟太上天尊印证‘混元道果’时不慎受了反震之力,休息两天便无事了。”
惠岸闻言是“混元道果”,心下恍然。三界修行者众,绝大多数以“道家修行序列”为标准进行修行之路,只是道家修行序列顶端便是“大罗金仙”境界,三界大罗修为者虽少,但总有大神通者修炼至顶端巅峰境界,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大罗金仙之上,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
传闻之中,“混元境界”就是大罗金仙之上的更高境界,其玄妙几乎不可描述,道家称之为“混元道果”,佛门称之为“混元正果”等等,只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也不见真有人修成这传说中的境界……不过,敢于参悟这等境界的修行者,无一不是绝顶人物,有些风险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师尊,那我们现在就回普陀山疗伤吧?”惠岸担忧道。
“不用。你们先随我去大唐长安城,将取经人之事安排妥当。”观世音道。
宝莲台果然不愧佛门极品法宝,方才观世音伤势发作,暂时失去控制时仍然安稳如山,说话间九品莲台已然载着三人穿过南天门,再片刻,便即来到了大唐长安城郊外。刘谷在过南天门时又看见那白色雕像,心有疑惑,不过见观世音菩萨满腹心事,惠岸又兴致索然,便将疑惑暂存心中,准备有机会再问好了。
郊外无人处,观世音收了九品莲台,化作一游方僧人,又吩咐惠岸、刘谷化作小沙弥模样,这才施施然进了长安城。
此时天色已晚,三人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城隍庙,径直而入,菩萨现出法身,唬得那城隍庙城隍神心惊胆战,急忙忙带着一众小厮叩头接入。城隍神又急传报与长安城土地神,社令神,及满长安各庙神祗,知会观世音菩萨降临。须弥间,长安城各地神祗齐聚,参见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
刘谷看得有趣,心下莞尔之余又有疑惑:这城隍神、土地神虽然修为低下,但毕竟归属天庭管辖,而观世音菩萨却是佛门,这些小神仙见了观世音菩萨怎么会如此尊敬呢?
观世音温和道:“本座奉我佛如来法旨,特来长安城寻访取经人。借你城隍庙宇,权住几日,待访着真僧即回,汝等先各归本处,切不可走漏消息。”
众人皆称“不敢”,之后各归本位,城隍神则暂时搬到土地庙里居住。
众人散去后,观世音又化作游方僧人模样,吩咐惠岸将安歇之处打扫一下,又唤过刘谷,道:“金头揭谛,你虽转世重修,但毕竟未完全恢复神通,与那刘伯钦血缘之亲不可忽略,本座称你本名‘刘谷’如何?”
刘谷暗喜,叫我“金头揭谛”我还真不乐意呢,忙道:“遵菩萨法旨。”
“刘谷,本座伤势需静修两日方能恢复,这两日惠岸做我护法。你须代本座先行探访一二。”观世音微笑道。
“是探访取经人的消息么?”刘谷问道。
“不,”观世音摇头道,“是去探访一个江湖相士,名叫‘袁守城’,你代本座问他一些事情。”
“请菩萨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