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玄幻小说 > 东方玄幻>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 闲谈武大郎原型的网络谣言
闲谈武大郎原型的网络谣言
作者:木木三大少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6 全文阅读

  有个书友在qq阅读上给本书留言,科普说什么武植是武大的原型。

  我在这里闲谈几句,也算是一个回复吧。

  搜了下武植的网上资料如下:

  武大郎原名武植,与《水浒传》中描写的相貌丑陋的矬子形象完全两样。武植,字田岭,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县武家那村(古称孔宋庄)人,祖籍是山西晋阳郡人,元代由山西迁至河北清河武家那村。武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武大郎聪明好学,曾做过染房学徒,深得老板赏识。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能文善武,中年中进士,任山东阳谷七品县令。他为官清廉,除暴安良,深得百姓爱戴。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开时,发现楠木悬棺。根据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从根本上不是施耐庵笔下的“三寸丁,谷树皮”形象。

  武植真的是被施耐庵丑化了么?我们再来看看施耐庵的资料:

  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