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幻小说 > 未来世界> 一九八三红警科技 > 第二十四章 红警基地初探
第二十四章 红警基地初探
作者:习剑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7-23 全文阅读

  第二天,肖建军放下昨日的心情,陪着顾苏来到了红警基地。当然来的时候已经是九点了,顾苏的脾性算是闻名于耳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懒人是不可能在冬季的八点之前见到他,于是顾苏到红警基地的时候,大家也是刚到。

  随着顾苏的到来,基地的大门再次打开,整个基地从休眠里活了过来,昨天顾苏走之后,基地就陷入了待机状态,在最后一个人走出大门之后整个基地就关闭了,然后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打开基地了。

  昨日大家走马观花的看了看红警基地的基本样子,今天虽然各方还没有分好脏,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现在将红警基地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所有进来的人都在仔细的观察基地的每一个细节,听故事讲述基地的每一条信息。

  红警基地的指挥大厅,似乎是太过于先进了,有些不符合我共的,我土才有战斗力的一贯方针,于是原本会议室里的桌椅被摆进了指挥大厅。这一下大厅里除了顾苏都满意了,顾苏看着这本来简洁干净的科幻感十足的指挥大厅变成满满当当的土共会议室,整个人都不好了。

  顾苏坐在指挥官的座椅上,按理说顾苏的级别虽然高,但是这个房间里级别比他高的人多了去了,这个位置不应该他坐,不过谁叫顾苏是这个环境基地的最高指挥官呢,顾苏坐在这里是天经地义,或许这个位置能够更好的操控红警基地,没有人不开眼找顾苏的麻烦,顾苏坐在这里就约定成俗了。

  顾苏做好之后敲了敲自己身前的麦克风,对所有人说道:“大家安静下来,请安静下来,等会儿会在这里进行红警基地的使用说明演示。请大家安静下来。”

  现场安静下来之后,的所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顾苏对红警基地进行演示。

  在游戏里作为红警建筑最为重要的能力就是武器装备的制造,在现实里具现化之后这些能力反而得到了加强。在游戏里点一点鼠标就能够制造武器装备,但是在现实里若要制造这些东西就不是简单的事情。很多武器装备的制造都属于尖端的制造技术,同时还需要尖端的技术和材料。

  这些在红警具现化之后,全部都能够由红警基地完成。红警基地可以完成从矿石到装备的所有过程。这就意味着红警基地不仅只是一个战争武器那么简单了,这一切的过程,其中涉及的工艺流程复杂程度超乎想象,这需要一个完全是大国具有的完备的工业体系才能完成的。

  在顾苏那个时代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接下来是美国,具体数据以前看过,现在找不到了,不过也应该占有94%左右,然后是俄罗斯,欧盟,日本勉强算的上一个(主要是民用制造业体系)。

  而在这个时代国内大部分的工业项目还是在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上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上,到现在并没有增加多少。

  红警基地别看就几个功能建筑,但是里面的科技含量超乎想象。在游戏里不过是几百兆大小的游戏,而在现实里具现之后,那是一个已经完全成熟的军事工业体系,包含了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成品的一系列工业运作,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红警基地拥有的工业体系比现在的共和国还全面,比之现在的美利坚都不容多让,甚至在先进程度上甩了几条街。

  在完成了对红警基地的功能初步了解之后,专家们对于红警基地所存储的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挖掘的效果很感人,经过查找之后,顾苏还有现场参与评估的情报与其他专业人员,既欢喜又头疼。红警基地车里存储了大量的相对于现在国家而言在未来三五十年都不会落伍的武器装备资料和工业制造资料。

  比较愁的是这里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按照美国欧盟等国际标准生产的,若是顾苏那个时代的中国,那是手到擒来,不过现在国内生产起来比较麻烦,不仅仅是基础工业问题,还有人员素质,工业标准不相符,等一系列问题。

  红警基地工业体系所使用的一些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上,都是顾苏没有来之前,甚至是未来的国际工业技术标准,全是各方面最好的而不是一个国家最合适的。就好像铁轨这东西,最好的宽度绝不是现在这个宽度,但是现在这个宽度是这个国家已经使用多年大部分的相关产业都是围绕这个标准建造的,所以最好的并不是最合适的。但是红警的工业体系并不是这样,他是在一个白纸上作画,使用的都是最好的。

  所以这些红警的工业标准与国内现行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一时间根本就没有办法使用,甚至有些专家对于这些标准颇有微词。但是顾苏并不这么认为,这些标准并不是凭空出现在这里的,红警基地的选择,绝对是最好的最正确的。国内没有的可以直接用,已经有的,哪怕是受点损失改过来也是受益无穷。

  其实红警基地在这个时代的最大用处,就是军转民。在现实里无论是哪个时代,其实在很多领域,都是在军工上有突破后,后来移植到了民用上了,在这里也有很多可以转民用的技术,反正很多专家是看的比较面红耳热。

  如果说专家们看着制造技术和工艺流程等技术方面兴奋的话,那么军事方面的专家组成员就对红警基地可以建造的武器装备很感兴趣,里面一大通的先进装备是人军事方面的专家组成员看花了眼。

  不过出于顾苏玩红警的习惯所造成的麻烦所致,可以制造的作战人员和装备上,大部分都是北约标准的,顾苏以前玩红警的时候,经常选择美国,这样就有空降兵,而且占领一个空降兵基地就有两个一直刷新的空降兵。顾苏最喜欢的就是刷一大堆美国大兵去推人,人海战术一直是顾苏的最爱。

  到了现实里跟着顾苏过来的就是美国的基地车,能够制造的装备大部分都是美军的装备,托顾苏恶趣味,经常派遣工程师占领别家主基地的缘故,一些国家的特色装备和兵种,这里也是能够制造的。而且好像游戏具现化之后,这个游戏有些像变态整合版,什么东西都能造,顾苏并不记得自己下载的是这个版本。

  红警基地所拥有的资料的齐全与完备超乎所有专家组成员们的想象,此间的情况,立即被报告给了长老会,基地的保密等级又往上提了一些,并且更多的国家资源向红警基地倾斜。

  国家的意思是基地的能力是强大的,确实是增强国家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必要途径,不过现在全面接受红警基地的所有技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经长老会研究决定,先将一些能够转移的技术移植到国内工厂企业上来,其他的慢慢的攻关,争取全部吞进肚子里。

  其次关于顾苏建议现在开始大规模建设红警建筑单位的建议被驳回。给予顾苏的批复是暂时先摸索,完成一项建筑单位的评估之后,才可以建造。

  不过顾苏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原因,毕竟掌握基地权限的人是顾苏,基地拥有的能力很让人忌惮,而且基地权限无法剥夺。国内无论是对与顾苏的合作还是与顾苏的相互交往上,都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泱泱气度。但是什么事都需要有一个度,再快就出格,对国家,对于顾苏都不好。

  国家的掌权者们的没有被红警基地的巨大红利冲昏头脑,他们的理智还在,毕竟哪怕是红警基地权限掌握在国家手里,那也只是外物。技术和能力只有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说话硬气的保证。不过基地的用处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大外挂,很多东西倒不用再找国外去引进了,倒是又省钱有事。国家现在已经开始重新审核对外技术引进的项目,这对于国外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是一大笔的损失。

  但计算有基地的技术提供,国内现在的状况也并不乐观。红警的大部分技术都属于军工业,是工业生产中难度最高类别之一,考验的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综合水平,而国内现在的情况是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不仅缺钱、缺人才、缺技术,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缺与现代化工业技术打交道的经验,更缺的是老老实实的去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国内需要系统盘点现在几乎全面落后的共和国,如何去达到可以利用红警基地的技术的最低要求。红警中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国内都没有办法去使用。一些技术甚至在学术理论都没跟上来,更别提使用和生产了,国内现在最重要的是进行重新的梳理总结的工业体系,寻找利用红警科技的契合点。好在共和国现在是半个具有完备工业体系的国家,这个契合点终究会找的到的。

  不过在那之前,对于红警基地的一切扩张的行为,国内都持谨慎的态度,不论证好了,绝不会给顾苏随便就扩张红警基地的机会。

  顾苏也明白现在的处境,没有过多的去刺激,专家组的成员。只是将现在红警基地的现实问题,提交给了专家组,毕竟这些关乎红警基地的存亡。这些要求也大部分得到了满足,首先就是对基地的伪装上。火线调集,严格保密和审查的工程兵们就已经开始集结,然后将立即调进基地的编制,开始着手对于基地的伪装和建设上。至于燃油等能源,原基地内还有一些储备,正好拿来给主基地用。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