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171章 举起锄头
第171章 举起锄头
作者:南山堂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8 全文阅读

  沣河的水位已经降到了最低,这段时间张家在上面建了一座简单的混泥土桥,桥墩使用铁条代替钢筋,浇筑混泥土,考虑到以后船舶通行的需要,桥面建的还比较高。

  不过,说是混泥土桥,也只是桥墩和两岸上下桥的部分浇筑了混泥土,中间因为跨度比较大,在钢筋还没有亮相之前,只好用长的巨木为梁,中间铺上厚实的木板,简单的通行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一天,天还没有大亮,张家的部曲就已经发现村子周围来了不少不明人物,成群结队的看气势就不是好惹的。

  好在头天晚上张华已经连夜赶回来吩咐了张家的部曲今天不要轻举妄动,一切以长安来的人为主,配合进行巡逻就可以了。

  长安到互助村的路,自从水泥路修好之后,纵马奔跑的话,半个时辰就到了。

  大约十点来钟的时候,一对人马就蜂拥着来到了张家,这个时候,张家上下才知道原来是当今天子来到了互助村。

  “张爱卿,那土豆和地瓜种在哪里了?”李世民也没有进张家家门,直接就要奔目标而去。

  张华看着一帮跟随李世民的打成,虽然大部分都不认识,不过kànfáng玄龄的站位就可以知道今天来了不少大人物,自然也理解李世民急切去地里的心情。

  “陛下,微臣前面带路,就在前面沣河北岸,骑马一会就到了。”

  今天李世民是直接带着一帮人骑马过来的,现在连马都还没有下,张华便骑上兽兽在前边带路。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冲向沣河北岸,引得村中众人纷纷侧目。

  “这些都是土豆和地瓜吗?”队伍到了沣河边上,李世民骑马站在桥上,发现视野极好,便停了下来望向前方。

  桥面离河面有将将近十米的高度,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很高的桥了,甚至有可能是大唐最高的桥了,要不是遇上了枯水期,又有混泥土,这桥墩还真是不大好搭呢。

  不过这桥一修好,就成为互助村的一景,因为张华在桥中间还向旁边延伸出去,建了一个八角亭,这亭子算是互助村的制高点了。

  “基本上都是,边边角角还种植了一些其他的作物。”

  沣河北岸的平地虽然和大草原没法比,但是在这山里头却是算是少见的一大片平地了,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一点都没有遭遇干旱影响的样子。

  “走,我们去看看,张爱卿,这土豆和地瓜的产量要真是像你说的那么高,那你这造福万民的大功劳,朕绝对不会亏待你。”李世民说完,双腿一夹马腹,一马当先的冲向北岸。

  “就这了,我没看错的话,这左边的是土豆,右边这块地是地瓜吧?”李世民没有直接在桥边停止,而是顺着小路一直到了地中央才停下来。

  “陛下圣明,着实如此。”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