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503章 温水煮青蛙
第503章 温水煮青蛙
作者:南山堂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8 全文阅读

  历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是最厉害的,特别是清朝。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传统的士族经过了各种战乱之后,影响力已经基本消失。

  当然,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成熟,几乎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

  可以说,科举制度,对于中央集权,提高帝王权利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陛下,不知道你对科举怎么看?”

  张华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目前朝中很多官位都是采取的世袭制,朕也知道世袭制存在较多的弊端,如果某位官员的儿子丝毫没有管理的才能,将一方土地交给这样的官员管理,只会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很有可能百姓会怨声载道,也会影响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虽然科举是隋朝首创的,但是朕是支持推广科举制度的。”

  “陛下圣明,科举制度让寒门子弟有了入朝为官的希望,目前,朝中的大部分大臣都是官宦子弟,很少有出身寒门的达官显贵,科举制度用于选拔人才,既体现了为官的公平性,同时,也让众多有才能的人能够在科举考核下大显身手。

  再者,底层人士寒窗多年,终于有机会入朝为官,他们为官更加廉政,因为自己的出身就是贫民,所以他们更深知百姓疾苦,做决策时,更会优先为百姓所着想。”

  李世民认可科举制度,这倒是不让张华觉得意外,历史上李世民就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科举制度发展的。

  “你说的朕何尝不懂?但是科举是一年一考,对于非长安考生来说,每年必须经过初考,然后进长安参加终考,如果没考上,又要回原籍准备来年考试,可是交通不便,这样大部分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了。

  并且由于家学和血缘的缘故,世家子弟在科举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而平民很难与他们竞争。

  这让科举很难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李世民显然是个合格得帝王,对于各种政策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认识。

  事实上,大唐此时的科举制度的缺点还不止李世民说的这些。

  比如,现在的科举名额偏重长安,长安录取的名额明显较多,所以各地举子纷纷移籍,犹如今天的高考移民,不能进入长安,则长安周边的万年县也可以,也比其他地区名额多。

  还有,根据唐代法律,如有高官推荐,则考生不用参加初考。

  因此,有些考生会制作行卷,就是将自己的诗文抄写在长卷上,拜谒高官,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

  大家都听说过的李白就这么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即是干谒。

  而白居易拜访顾况,笑称“长安居,大不易”,也是干谒。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