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武侠小说 > 古典仙侠> 何以轮回 > 第 6 章:极死而生
第 6 章:极死而生
作者:夜宿西山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6 全文阅读

  所谓重走人生路,不是单纯的体悟、或者去回忆、而是真的走一遍……

  上一世的人生,被封藏在灵魂的最深处,是生命本源的记忆与存在,

  神魂在元婴之中,沉入生命本源的最深处,也是风含玉的灵魂最深处;

  与之融合,从一世开始到结束,与记忆中前世的自己,融为一体,

  以记忆为根、在元婴的身体之内,演化一个曾经真实存在的世界,重新真实的走一遍人生路……

  极死而生,也是死而后生,所以,先得死……

  人的生死,就是不断重复灵魂能量,聚集和消散在身体各处的过程,

  生命存续期间,灵魂能量分散在身体的各处,以空质形态支配物质形态,存在了很大的负荷;

  所以需要采集五谷之精和诸多元素的支持,让这种消耗相对平衡……

  当空质形态的灵魂能量,对物质形态的躯体支配,感觉到累了的时候,人就开始了衰老;

  当灵魂能量不想玩了的时候,躯体就可以准备消亡了;

  生命早期灵魂能量很兴奋,成长阶段是最卖力也最有动力的,这就是年轻身体好的根本原因。

  在丹田精气的牵引下,在身体各处的灵魂能量,开始分散聚集,隐藏着无限的生机……

  从大小血管、动脉、静脉游离的灵魂能量向心脏处聚集的是第一魄伏矢,

  从呼吸道等呼吸系统向肺部逐步聚集的是第二魄臭肺,

  从全身消化系统开始撤退在胃部逐步聚集的是第三魄除秽,

  向肝部逐步聚集的是主宰排毒和水液代谢的第四魄非毒

  第五魄雀阴向肾聚集,第六魄吞贼向脾脏聚集;第七魄尸狗向胆聚集。

  自此,分散在风含玉躯体上的灵魂能量,重新回到了躯体内,各个已经彻底死去的器官上,

  原本牵引七魄能量聚集的丹田精气,从下丹田气海向上而去,通常普通人的灵魂能量聚集,是肉眼不可见的;

  研习了六十年的《小轮回经》,全部身心都在这一本经书上;对小轮回经的理解,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一世的风含玉,生逢末法时代,没有灵气,没有修炼法门,也没有直接完成灵魂修行的功法,

  但在小轮回经上的思考、理解和研究,让他全身心的专一、专注、大大锻炼了他的,精神思维与大脑。

  而精神思维是精神力的表层能力,精神力又是灵魂能量的具象化能力显现。

  所以,这一世的风含玉,精神力和灵魂能量,直比普通人更为丰满一些,算是通过研习完成间接的修行了。

  躯体内,一缕缕肉眼不可见的灵魂能量,从身体各处向各自的目标位置游动。

  风含玉的灵魂能量本来就比普通人要丰富一些,多一些,相对会缓慢一些,

  对于常人,死不是太好的体验,更多人对于死,都有本能的恐惧和厌恶,常人会更急于快速结束这个阶段;

  所以常人的灵魂能量聚集,也不会那么完整,会在体内残留,聚集的并不干净。

  灵魂能量失去了大脑和中枢的承载,在完全聚集之前是没有意识的,全部遵循着本能,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

  小轮回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凝聚着每一丝残留在躯体内的能量与精气,完整的被聚集起来。

  三天后,那团残留的精气,游走到了胸口檀中穴位置的中丹田,快速翻滚着,冲进了中丹田。

  心肝脾肺肾胰胆,七处散发着微弱的乳白色光晕,七魄能量聚集的很完整,没有一丝的遗留;

  在七处形成了一个个肉眼不可见小光晕,这些光晕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从七处向中丹田集结。

  中丹田的那团残留精气,开始了最关键的蜕变;

  极死而生,需要庞大的生机去推动,过程里的推手,从始至终都在默默努力,

  那就是潜藏在三魂七魄本源最深处的生命之光……

  死去的瞬间,寄存在胎光之中的生命之光,会随着临终咽下的最后一口生气,下沉到下丹田气海……

  胎光在人死去的那一刻无限虚弱,会在濒死之际,集中所有力量,调动所有的身体机能搞一次最后的爆发,

  也就是常说的——回光返照。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