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硬科技帝国 > 第十三章 史考托杯(3)
第十三章 史考托杯(3)
作者:王在法上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2 全文阅读

  高易他们是在七点半钟结束训练的,先是用些简单的早餐垫一下饥,然后到球场旁新建的淋浴房冲澡——淋浴房完全是高易雅仙居那一套的放大版。洗毕还会有新雇佣的盲人按摩师来替他们放松肌肉。

  由于比赛是在一点半开始,他们会提前四个小时,也就是在九点半钟吃赛前正餐。正餐非常简单,麦片加牛奶煮成的一道面糊汤,配上浇着浓糖汁的华夫饼,最后是蜂蜜和一些切片香蕉。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蔬菜杂粮,只为了摄取一样最基本的东西——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

  糖是人体的主要燃料,身体首先燃烧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然后是以肝糖形式储备在肝脏中的燃料,接下来,它将转向储存在肌肉中的燃料,肌糖;等这些储备都消耗一空的时候,它才会去氧化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至于蛋白质,只有在机体能量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或病变情况下,才会转化为糖类和脂肪。

  如果把人体看作一辆燃油机车,那么血糖就像是已经在化油器中,只要气缸进气口打开就能随时取用的燃料;肝糖和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元,则可以被看作是这辆汽车的主、副油箱;而脂肪就好比是加油站,虽然储量大,但是供起油来却只能通过一根细油管,要用它来灌满油箱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对激烈运动来说它就是缓不济急的鸡肋,拿根小水管怎么可能扑灭熊熊大火,只有长跑之类细水长流、输出稳定的运动才有可能使用到它;剩下最后一样蛋白质,那就只能被看作是炼油厂了,等它把油炼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赛前正餐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在比赛开始的时候人体的正、副油箱是满的。

  人体毕竟不是真正是油箱,不可能等到上场比赛前最后一分钟,才把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直接输送到身体里。事实上赛前一个半钟头内再摄入食物已经晚了,消化也是需要能量的,这个时间点吃进去的东西,大部分残留在胃里没有被排空,所产生的能量还不及消耗掉的高。而等到比赛一开始,激烈的比赛中,身体很可能会选择自动“关闭”消化,这些郁积在胃囊里的食物,除了引起肠胃不适之外,几乎不可能产生任何回报。

  至于在临近比赛时,直接摄取更易消化、吸收更快、见效更快的糖类,来替代正餐,那就更不可取了,因为短时间内大量食糖反而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症。血液中糖浓度的剧烈上升,会导致胰岛素的大量释放,但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相对于胰岛素释放的高峰,血糖浓度的高峰可能已经过去;此外,所摄取的糖也不单单只是葡萄糖,当转化酶来不及将这些糖转化成葡萄糖的时候,血液中的糖浓度就会远超实际的血糖浓度,从而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这两个原因都有可能引发低血糖,甚至低血糖综合症。

  所以赛前正餐必须与比赛有一个充分的时间间隔,用以让消化系统把食物到能量的转换稳定在一个输出峰值上。

  而对于食物的选取,应该是容易消化而且能够提供高热量的,譬如以精白面粉为基础的食品外加有限的糖,就是非常好的选择。脂肪和蛋白质既无法直接转化为糖元,又不容易消化,因此并不可取。蔬菜和杂粮,高纤维低能量,同样只能增加肠胃的负担,对激烈的比赛毫无益处。

  这顿赛前正餐,高易他们足足吃了半个钟头,并且除了浓稠的奶糊之外没有饮用任何饮料,因为液体会带走饥饿感并使胃充满低价值的体积。而他们必须尽可能的让胃囊的每一丝空间都携带上可以转化为“燃料”的淀粉和糖,接下来的三个半小时里,他们靠的就是这些新转化出的“燃料”来维持住体内“油箱”的液面。

  用餐完毕后,是半个小时的静坐时间,但仍旧禁止喝水。静坐可以使消化系统有充分的血液进入,帮助消化。而此时喝水只会让装满食物的胃袋鼓涨起来,稀释胃酸、妨碍肠胃蠕动。

  十点半的时候,苏格兰俱乐部的马车出发了,四人一辆车,足足十七辆马车,车队旁边还跟着一队负责疏通交通的印度骑警。

  车队行进至跑马场北侧的时候,马路两旁已经人如堵墙,叠层拥积怕不下万数之多。高易打开车窗吩咐车夫把速度降下来,又跟带队的印度警官沟通了一下,让他梳导前行道路的时候态度尽量温和一些。

  “你说他们究竟跑来看些什么?”高易坐回座位后问道。

  凯斯维克耸了耸肩表示对他的问题爱莫能助,兰代尔更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这两个家伙虽然都是替补球员名单中的一员,但除了第一场球坐过一次冷板凳之外,其他几场比赛都是在看台上看的。今天其实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训练,自然累得不轻,更何况刚才又压了一肚皮面粉进去,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不过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今天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高易就会换他们上场去过把瘾。

  “我以为他们来过几次后应该不会再来了,没想到反而越来人越多了。如果是赛马的话,他们还能看见马匹跑过,但是我们的比赛场地是在马场中央,这么远他们能看到什么呢?况且周围又有树木遮挡。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答话的是麦克弗森,不过他也没能给出什么有用的答案。

  上海人围观赛马是有传统的,虽然赛马场内不允许华人进入,但是并不妨碍本地居民把整个赛马场裹个里三层外三层,站在栏杆外观看。而且不光是上海本地人,郊区、苏州、无锡、杭州、嘉兴的游客也成群结队前来观赛。每到赛马季,上海的旅店甚至都因此而爆满,临近跑马厅的旅馆租金更是较之平时高出许多倍,还是一房难求。

  以前高易对此是颇不以为然的,就好像别人挂了块牌子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你不但不去把这块牌子给砸了,反而想方设法要钻进去看一下里面究竟有什么似的。

  然而根据这几次高易对这些围观者的近距离观察,他又发现似乎并不能用这种后世所带来的既定思维去看待这个时代的人,因为他在这些人眼中看到的并不是对西洋事物的崇拜,而是——

  一种去动物园观看猩猩同猴子打架的感觉。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租界仍旧被称为夷场,西餐依然被称为番菜,而外国人虽然已经摆脱了西夷、番佬的称呼,升格为了洋人,但却还没有升级到洋大人的程度。此时的普罗大众,似乎也并没有意识到租界是个耻辱,他们只是纯粹的把这里视为一个娱乐场地,一个看西洋镜,增长见识的地方。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就低人一等,或许他们面对洋人的时候会感到恐惧,但那只是对红毛大猩猩的恐惧,但是一个人会因为对猩猩感到恐惧,而变得尊敬、崇拜猩猩吗?

  国人真正在精神上给跪,大概还要等到留洋的那批人回来掌握了话语权之后才会发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外国的天才会变得更蓝、月亮变得更圆。

  车窗外,似乎是为了回答高易的疑问,好几辆独轮车被推了过来,车上装满了长凳高椅,有人吆喝了起来:“立得高看得远唻,高脚凳要伐?立着不稳没关系,租把高脚椅子回去,吃力了可以坐,立在上头,抓牢扶手,交关稳当。”

  几乎顷刻间,围在木栏旁边的人群就长高了一截。

  高易微笑着收回了目光,自己竟然忘了这是个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总能想出解决之道的民族,眼前这小小的难关又能算得了什么。为这样的民族去担心,简直是多余的,他还是想办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十一点左右,车队终于挺进到了跑马场入口的直道前,这时对面也来了一支规模稍小些的车队。高易认了出来,这是中西女塾的车队,于是吩咐把车停了下来,让对方先行,同时让印度骑警去帮忙开道。等到女塾的车子全部拐上直路后,他才让自己的车队跟了上去。

  两支车队在大门口便分了手,女塾的车队去往的方向是跑马总会的大楼,而高易他们则直接前往足球场。足球场球门两端各搭着一排棚子,那是给球员临时休息的地方。高易他们按老规矩,占据了南侧的一排。

  两只水桶最先从运杂物的四轮货车上被卸了下来,喝水的时间到了。现在喝水,除了补充身体水份之外,还有利于胃脏排空食物,预防在之后的剧烈运动中由于食物的郁积而造成胃部不适。

  喝下去一杯水后,在高易的带头下,大家绕着球场散起步来。对面的棚子仍空无一人,事实上其他球队的球员都不会集中用餐,他们会在正常的饭点进食,然后到比赛前几分钟就像没事人似的施施然走来,换衣服上场,大多数人甚至连准备活动都不做。

  打这样的球队,高易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他只担心到时候的赛事是不是具有娱乐性,他对比赛的定位,向来是娱乐性重于竞赛性,让公众快乐起来才是硬道理。就像罗马时代,元老们通过什么来取悦选民、获得民众的支持?无非是免费的面包、血腥的角斗罢了,这就是所谓西方民主的本来面目。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