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硬科技帝国 > 第二十二章 驾驶梅赛德斯的正确方法
第二十二章 驾驶梅赛德斯的正确方法
作者:王在法上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2 全文阅读

  看见前面马车的速度降了下来,高易这一次终于没有再犯之前的错误,他没有急着去拉手刹,而是先用脚踩下了最外侧的那块踏板。这块踏板连接着一个水冷的盘式制动器,踩下去之后会把中间轴跟发动机的输出轴断开,并且刹停中间轴,切断发动机输向后轮的动力。

  高易座下这辆车使用的是前置后驱的模式,也就是发动机在驾驶室前方,动力通过传送轴输出到后轮上驱动车辆前进。后世里除了追求极速,引擎中后置的超跑,以及坚持发动机后置的保时捷911,大部分高性能车采用的都是这种前置后驱方式。然而跟后世不同的是,这辆车的动力并没有直接输出到后轮上,而是通过一根中间轴传输到一对链轮上,然后再经由挂在链轮上的滚子链条来驱动后轮运行——对于为什么采取这种模式,而不是用轴直接驱动后轮,高易不是十分清楚,或许是工艺上达不到,或许只是习惯使然,因为之前的汽车都像脚踏车一样,是通过链条来驱动的,从没有使用过轴与齿轮的组合。

  刹住中间轴,就像是骑自行车时双脚踩住踏板不动,此时只是不再向自行车输出动力,但是并不会妨碍自行车继续按照惯性滚动前行下去。要想让自行车减速、停止,就必须要捏手刹。这辆车同样如此,高易拉动了位于车门外侧的手刹。

  手刹通过钢丝绳连接到了一个叫“drums”的东西上,说白了这玩意就是根直径30厘米粗的树干,被手刹拉起后,摩擦到包钢木轮毂内侧的木质部分用来减速。后世的刹车有鼓刹和碟刹之分,鼓刹的英文叫drum brake,估计就是从drums这个词上继承来的。高易以前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碟刹因为长得像盘子所以被称为disc brake,这无可厚非,然而鼓刹却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它跟“鼓”有什么关系。直到看见这辆车上的大树干,高易才由衷的体会到什么叫作历史,什么叫作继承。

  这一次,手刹拉起后,并没有发出“吱——”的一声尖啸,车轮间也没有冒出一股焦糊的味道,而且车速明显的降了下来。高易轻舒了口气。当然,事情还不算完,还需要把档位给降下来。

  这辆车共有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车挡,此时正挂在三挡上。高易习惯性的伸左脚去踩离合器,却一脚踩了个空,这才意识到这辆车是没有离合器的,或者说这辆车的离合器整合在了换挡杆上,因此只要直接换挡就行。

  换挡杆就在方向盘杆旁边,挡柄位置很高,高易垂下手就能够到。他把挡杆向后拉了两格降到了一挡上。

  这时候前面的马车已经靠路边停了下来,高易也只好把手刹拉死停在它的后面。他走的这条是西藏路,由于还没填河,现在只是泥城浜旁边的一条小路,并排不过走两辆马车,而对面正好过来了一辆。

  等到对面车道的那辆马车经过,高易从车门上探出头去,目测了一下接下来一辆马车的远近,发现对方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于是他赶紧松开手刹,同时右脚也松开中间轴刹车,让车重新获得了动力。

  公共租界是靠左侧行驶的,座下这辆车正好是右舵车。高易向右稍打方向盘,把车头偏出去了一点,接着猛踩油门,发动机轰鸣着冲入了对面车道,等超过前面那辆马车后才拐了回来,然后,加二挡,加三挡。待到车子的速度再次企稳之后,高易这才得空喘了口粗气。

  老爷车真是不好开啊,他这个老司机都开得战战兢兢的。而且跟这个时代的其他汽车相比,他所开的这辆梅赛德斯35HP,无论是在外观上,还是操控方面,都已经算是无限接近于现代汽车了。

  其他的诸如奔驰Viktoria、福特A,或者1901引入上海的,此时普及度远超福特的Oldsmobile,全部长得像是没有马的马车一样。车子设计得又高又窄,轮子用的仍是马车轮,发动机的中心也很高,稍微开得快点就容易翻车,因此普遍使用10匹以下的小功率引擎,车速也不超过30公里。

  而这辆梅赛德斯35HP,有一个精心设计的U型截面的冲压钢制底盘框架,坚固、沉稳、低矮;一台230公斤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没有使用额外的副车架,而是直接固定在前轴上,让它的重心最大限度的接近地面;一个轻型的钢结构车身,使得整车重量才1.2吨;轴距2.35米,轮距1.4米,离地间隙45公分,35匹马力,最高公路速度75公里,最高竞赛速度86公里,这完全可以说是一辆现代汽车的参数了。

  梅赛德斯35HP源自戴姆勒公司的Phoenix,1897年开始设计的Phoenix是一种4到6匹马力的轻型车辆,它在性能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只是在外观上它第一次把发动机置于了前轴的上方,于是驾驶舱前面出现了一个凸出的引擎舱,形成了现代汽车的基本样式。而Phoenix使用的轮子,也不再是马车轮,而是专为汽车设计的更为低矮的充气橡胶轮。

  然而在Phoenix之后,戴姆勒公司其实并没有打算要生产一款梅赛德斯35HP这样的车,梅赛德斯一开始也并非戴姆勒的品牌。

  真正让梅赛德斯诞生于世的是埃米尔·耶利内克,他是奥匈帝国驻法国尼斯的总领事,是一名奥地利富翁,同时还是一名赛车的狂热爱好者、一名成功的汽车销售商。当戴姆勒Phoenix问世之后,他就成了这款车型的铁粉。他甚至组织了一支由两辆Phoenix组成的车队,参加了1900年3月的尼斯-拉蒂尔比耶爬山赛。使用戴姆勒的Phoenix,速度可以达到达到每小时35公里,耶利内克轻松赢得所有的比赛,但他仍然不满意这辆汽车。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汽车,耶利内克向戴姆勒公司开出了一张总价高达50万金马克的订单,定制一款全新的、更强劲的车型。并规定,这款车型的引擎必须要由总工程师迈巴赫,同已逝的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儿子保罗·戴姆勒共同完成。同时他还提出了革命性的改进意见,新车必须比原来更轻、更宽、轴距更长、重心更低,还要有更坚固的底盘和动力更大的引擎。

  耶利内克把这款新车命名为梅赛德斯,这是为了纪念他夭折的长女阿德里亚娜·玛鲁娜·耶利内克,Mércédès是她的爱称,在西班牙语里这个词意味着“人情”、“善”、“慈悲”。虽然他的女儿死了,但是耶利内克还是相信梅赛德斯这个名字会带来好运,他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他的财产,比如他的豪宅,他卖的汽车,他的赛车队等等。他本人常被称为梅塞德斯先生。甚至在今年满5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耶利内克·梅赛德斯,并说:这有可能是第一次有父亲从女儿那里继承名字,自此他的签名改成了埃·耶·梅赛德斯。

  这辆被命名为梅赛德斯的新款赛车,在1901年3月的尼斯-拉蒂尔比耶爬山赛中,把平均速度从每小时31公里,提高到了51公里每小时,并且最高速度达到了86公里每小时,打破了当时的所有记录。正是这辆车,告诉了人们,汽车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样,性能可以有多么强大。

  所以说,虽然汽车是奔驰发明的,但是现代汽车的开创者却是戴姆勒,而将汽车真正带入现代的则是梅赛德斯。

  ******

  车子过了泥城浜后,沿着跑马场南面稍微绕了点路,然后拐上了马可·波罗路,马可·波罗路的尽头就是宝昌路。

  宝昌路去年才刚用碎石铺过,算是一条新路,宽阔而平整,不知道是否因为是午饭时间的缘故,这条再过去点就是“乡下地方”的路上一辆车都没有。

  高易把车挂在四挡上,油门踩到底,尽情的飙了起来。可惜的是,这个年代还没有速度表这玩意儿,所以他也不知道车子究竟跑得有多快。

  高易依稀记得有本电影里曾经说过,如果车子的速度达到七十公里的时候,把手伸出窗外,此时风吹在手心里的感觉,就像握着女孩子的胸脯一样。于是他把手伸出了窗外,,过了一会,似乎是缺乏参照物,他又把另一只手伸向了坐在旁边的麦克布莱德小姐的胸口。车子笔直的向前行进着,一点都没有跑偏。

  “嘿!”麦克布莱德有些愠怒的拍开了高易的手,但是当他第二次把手伸过来的时候,便不再反对了。

  高易是在那次打猎回来之后跟麦克布莱德勾搭上的,那天晚上同德·格雷夫人的接触,让他对找个女朋友的渴望陡然增强了一个数量级。相比那帮有夫之妇们,麦克布莱德无疑是最为适合的人选,虽说有兔子吃窝边草之嫌,但兔子也有个急的时候。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