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朱明 > 第26章判例的意义
第26章判例的意义
作者:二月嘲风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1 全文阅读

  “下面我宣布……”

  全体起立。

  “……经陪审团审议,认定李赟才强抢民女罪、**妇女罪罪名不成立,当庭释放。”

  “太好了。”李赟才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不,这不公平……”闻秀才大叫着:“不公平,尔等官官相护,欺辱我等穷苦人……不公平……”

  围观人群顿时议论纷纷,赞成的反对的闹得不可开交。当法律遇到道德时,究竟该如何行事?

  从法理上说,温氏是李赟才合法的小妾(注:明朝纳妾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什么人都能纳妾的。但到天启崇祯年间,纳妾的规矩已经没那么多人讲究,有钱有地位的人随便纳妾,是为美谈。),他当然有行使丈夫的权利。

  但从公平道德来讲,闻秀才相恋多年的恋人成了李赟才的小妾,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被别人随意玩弄丢弃,实在让人感到不公平。

  这个判决在城步县城引起的议论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闻秀才在县城到处演讲,宣扬判罚不公。

  石磊上报朱顺明,是否采取措施,控制闻秀才。

  朱顺明淡淡道:“我虽然不赞同他的话语,但我要保证他说话的权利。”

  ………………

  李老倌找到胡县令,一阵闲谈后问道:“胡大人,闻酸才四处宣扬衙门判决不公,为何不将他下狱问罪?”

  胡县令抿一口茶,微微一笑,道:“李老,不怕你笑话,现在这城步县城,不是老夫说了算啦。朱老板发话,人人都有说话的自由,衙门不能因为闻酸才说坏话而将他下狱。”

  胡县令对现在的状况基本满意。挂着县令的名头,领着薪俸和工厂的分红,不用操心庶务,每日里喝喝小酒睡睡小妾,不亦乐乎。

  唯一担心的是不知朱顺明能不能在宝庆府站稳脚跟。万一朱顺明起事,会不会殃及池鱼。

  李老倌不乐意了。他气愤道:“难道任由闻酸才败坏我家门风?明明是这厮无理,怎么就成了老夫作恶呢?真是岂有此理。”

  闻酸才四处宣扬,不仅说李家仗势欺人为富不仁,还宣称温氏中意于他,两人初九私会,行就好事,让老李家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

  换以前,老李家早就打得闻酸才生活不能自理。但朱魔王当家,李老倌就不敢造次,毕竟朱魔王凶名太盛,万一触碰到他的眉头,岂不是倒大霉?

  “李老,咱们好几年的交情,老夫给你支个招。”胡县令慢条斯理道:“朱老板的意思,咱们要文斗,不能武斗。”

  “他闻酸才宣扬你们的丑事,败坏你家门风,你也可以找人揭露他的丑闻呀。比如他十岁偷看寡妇洗澡,十二岁进窑子,秀才功名是舞弊得来,他家父亲是被他活活气死……”

  “人们关心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热闹。事情说得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谁还去关心事情的真假?你老李家养那么多人,难懂连一个懂编排的人都没有吗?你家财大气粗,还可以将事情写成文字,印刷出版,到处散发,让他闻酸才遗臭万年。”

  “好,太好了。”李老倌趴着大腿高叫着。闻酸才的事实在太让他窝心了。吃了哑巴亏,被人绿了,还被人编排得妖魔化,实在太气人了。

  “此其一也。”胡县令接着支招道:“闻酸才可以告你们,你也可以告他呀。”

  “说话可以自由,朱老板可没说**也自由呀。闻酸才与你家儿媳**,听闻酸才亲口说过的人可不少。这些都是证人。还有你家儿媳妇写给闻酸才的书信,能找到的话,就是铁证。”

  “多谢指教。”李老倌起身,急忙赶回家准备这些手段。

  ………………

  很快,县城传开闻秀才的丑闻,从三岁头顶生疮脚底流胧五岁克死亲娘到十二岁偷窥寡妇洗澡十三岁进窑子,舞弊,偷盗、勾引良家妇女……不一而足。

  不仅有说书人在茶馆饭店免费活灵活现的说书,更是有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精彩版画免费送人。坑蒙拐骗***女的五毒秀才形象一时间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至传播到了宝庆府。

  闻秀才还被李府告到衙门,状告他与人**。

  李府呈现的证物有温氏写给闻秀才的诗词书信、闻秀才题名的油纸扇、以及闻秀才写给温氏让她初九前去约会的小纸条。

  亲口听过闻秀才宣称私会温氏的证人二十二人,各行各业都有,可信度很高。

  证据确凿,无可狡辩,**罪名成立。蹦跶得欢的闻秀才傻眼了。为何不同情弱者?不应该呀。前段时间的判决,都是偏向农民,为何到自己身上却吃官司了?

  判决下来,闻秀才被判入狱五年,温氏被判入狱三年。

  温氏顿时傻眼。十六岁的她,正是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刻,如果入狱,那后半辈子就完了。

  她跪在李赟才面前,哭哭啼啼忏悔不已,请求相公的原谅。看着哭得梨花带雨一脸哀求的温氏,李赟才大为心痛。

  心痛大孙子的李老倌只得再找胡县令支招。

  “这不守妇道的女人,你真的要保?我看还是逐出家门算了。”胡县令笑道:“我家小妾还有两个妹妹,玲珑可爱,不如挑一个纳进门好了。我那姐妹花你也见过,不差吧?”

  李老倌无奈道:“那妇人不知施了何种迷魂手段,将我孙子迷得神魂颠倒。诶,孽缘……”

  “行,既然你一定要保,就上诉,告闻酸才**。这样你家最多罚点钱了事。”

  ………………

  闻酸才又吃官司了。这次告他的是绯闻中的女主角,与他**的温氏,告他**。

  法庭上,楚楚可怜的温氏倒也口齿清晰,娓娓道来。

  “妾身未嫁人前,是曾仰慕于他。被爹爹嫁入李府后,妾身心有怨气,不曾好好待相公。但从未想过与人**。”

  “初七日,丫头递给妾身一张字条,写明要妾身初九去庙会西南角,与前事做个了结。”

  “妾身想着,既然都已经嫁入李府,好歹是李府之人,虽然心有不忿,但需恪守妇道,与前尘往事做个了断也好。”

  “可谁知……谁知……闻秀才欲行不轨,妾身极力反抗,方才逃脱。”

  “挣扎中,妾身随身香囊、绣花鞋均不见,衣物亦被撕扯破裂。但妾身以性命担保,绝对未行苟且之事。”

  “还望大人明察。”温氏款款低头,行万福礼,竟是仪态万千,让人顿生怜悯。

  难怪闻秀才恋恋不忘,难怪李赟才轻易就原谅了她。如此尤物,当人人珍爱。况且还带有才女的光环。

  被撕扯断绳带的香囊、绣花鞋、送信的丫头一一作证,确定温氏没有虚言。

  闻酸才面如死灰。他不是害怕,而是心死。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还以为是拯救她出火海,没想到是自作多情。

  闻秀才恨恨的看了温氏几眼,没有言语,认罪伏法。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没必要挂念,还有大事等着去干。

  ………………

  闻秀才告状,一波三折,最后把自己鼓捣下狱,一时间成为城步县人们热议的话题。

  朱顺明安排县衙贴出告事,宣扬法治。

  “告全县民众书”

  “衙门治理地方,当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贫富或权势为判决之根本。”

  “有犯事者,不论平民或权贵、不论贫穷或富贵,均适用同样的律法。”

  “有冤屈者,应收集有力之证据,不可无凭无据状告;有不平者,细想是否在律法之框架内,不可越过律法胡乱攀附。”

  “《大明律》规定,有诬告者连坐。有状告者,需细细思量,可有攀附诬告之实。切莫自误。”

  ………………

  城步县城的崇祯四年在热热闹闹跌宕起伏的绯闻案中接近尾声。

  临近过年,县城愈发热闹。朱顺明大肆建设,大把撒钱,大量扶植工商业,一个畸形繁华的山区县城已有雏形。

  附近山民被震慑,不敢再造次。丝茅岭集市的建立,逐渐消除了山民们的惊恐心理,开始小心翼翼的进入汉人的城镇。多民族人民少有的和睦相处,愈发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

  城步县城、玖安镇、丝茅岭、茅坪镇等地蓬勃发展的同时,整个大明的局势却愈发糜烂。

  崇祯四年七月底,湖广常德府武陵县爆发大地震,地震波及长沙府、宝庆府、承天府、荆州府、武昌府、衡州府,甚至江西的九江府、袁州府,南直隶的无为县等地,损失惨重。

  朝廷根本无力救援,任凭地方慢慢恢复。

  朱顺明所处的城步山区倒没有地震,连震感都没有,只能说他幸运。

  建奴出兵大凌河,将朝廷花费万千银两新筑的大凌河城墙摧毁夷为平地,守将祖大寿投降。(注:祖大寿后又判出建奴,回归大明,统帅关宁铁骑。有说祖大寿是建奴奸细,双面间谍。)

  至此大明彻底失去对建奴的战略攻势,转为被动防守,每况愈下。

  杨鹤果然下狱。

  九月,被杨鹤招抚的流寇复反,崇祯震怒,将杨鹤剥夺官职,押解回京。

  主剿派洪承畴以巡抚延绥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兵部右侍郎。

  农民军的宿敌、与后世曾剃头齐名的洪屠夫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掀开了他血腥残忍、左右历史走向的波澜壮阔的政治人生。

  山东孔友德等人叛乱,抢劫杀人QJ放火,整个登莱地区血腥一片。

  广东钟国相叛乱,将两广搅得人心不安。

  福建饥民暴动,攻打县城不得,四处为祸乡村,剿之不灭。

  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因为征剿奢安之乱而实力大增,不臣之心遂起,在云南掀起叛乱,整个西南震动。

  天灾、人祸、三线作战、官兵叛乱……使得大明的局势往深渊地狱继续下滑。

  只有江南依旧繁荣纸醉金迷,沿海货物金银进出频繁。整个大明的底蕴,全都汇集在这片温柔如水的脂粉之地。

  当北方的铁蹄南下时,用女人的娇躯去抵挡敌人的长枪吗?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