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帝国拾遗纪 > 第七章 雏凤清声
第七章 雏凤清声
作者:知雪蝉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11 全文阅读

  鬼谷五年如一日,天下一日瞬息万变。

  风云的中心,在秦国咸阳宫。

  重重关卡层层帘,忌来到秦王问政之处。

  尚书来回奔走,长史奋笔疾书,一方宏图之前,两个身影并肩而立。

  二人闻报,一同转身。

  尉缭白衣雪袍,尔雅温文,一双眼里像是蕴了日月星辰。

  秦王玄衣乌裳,眉目如刀,王者气度愈发让人不寒而栗。

  “忌?”

  去时牵衣童,归来男子汉,秦王笑逐颜开,一掌拍上表弟的肩。

  昌平君领长子觐见目的明确,向秦王求差。

  秦王也不傻,给尉缭使个眼色。缭会意,问:“你刚出谷,可知天下形势?”

  “天下七国:一强,二劲,三弱,一糊涂。”

  “且细细说来。”

  “秦为一强;赵、楚,二劲;魏、燕、韩,三弱。齐,糊涂。”

  这细细说来等于没说,缭只好再问。

  “我军攻赵,取狼孟和邺城,却在番吾被李牧大败。赵国防线迟迟未破,为今之计,应当如何?”

  “欲灭狼群,先斩头狼。”

  “头狼?”

  “李牧。”

  “杀李牧?”

  “三军夺帅,其阵自败’。”

  “数十万大军不能破他军阵,如何杀?”

  “刺杀。”

  秦王与尉缭对视,未想到孩子出手便如此阴狠。

  尉缭献策,贿赂六国权臣破其合纵,这是“文以收买”。

  今日忌说“灭国先亡将,杀人先诛心”,便是“武以刺杀”。

  这两句话都不能见光,但是这个法子确实省时省事还省力,就是做起来棘手。

  “刺杀一事,李斯也说过。你先到军中呆一段时日,秦法:无功不赏。寡人不能坏了规矩也要先看你的本事。目下有战事的地方有两个,王翦陈兵赵境,内史驻军南阳,你想去哪里?”

  “内史帐下。”

  “世家子弟都慕名想去王翦军中,你倒奇怪。为什么?”

  “秦赵大战方过,定要先休战。内史领兵,王上有灭韩之意。”

  秦王笑:“好小子!刚刚缭还说,等韩国收拾妥当,南北夹击吃下赵国大有胜算。”

  缭闻言羞涩一笑如同三月春风,他就是这样,不禁夸。

  羞涩不代表温柔,恰恰相反,秦王才是服软的那一个。

  对骂打架摔脸,赌气出走也不是没有,秦王追了三回用终于用国尉一职将他留下。

  国尉,国之尉。

  卫尉领王宫之兵,中尉率王城之军,郡尉将一郡之卒,国尉掌举国之师。

  既献纵横之策又有治军之才,秦王曾叹:张仪孙膑合为一身,鬼谷集大成者,尉缭子也!

  君臣磨合七年,摸明白彼此脾气,也有了无双默契。

  唯有一样,缭还是受不了别人夸,一夸就脸红。

  所以,不寻常的人总有些不寻常的毛病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

  忌的毛病大约就是,话少。

  华阳宫,日落重楼,余晖向晚。

  华阳也坠入迟暮,不过倏忽六年,乌发竟成白雪。

  这几年落的泪抵过前几十年的总和。

  再无法参政,因为秦王说嫪毐就是后宫乱国的明证。

  再无法护佑亲人,眼见昌文君被罢,由得阳泉君替罪。

  秦王比吕不韦狠太多,吕不韦是商人,商人讲究买卖公平。

  华阳与吕不韦共同扶立异人即位,各有功劳,好处按贡献分配。

  而秦王,谁挡道灭谁,管你是弟弟祖母姑父仲父,还是亲娘。

  这几年唯一欣慰的是促成一桩姻缘,然而,似乎也是一个死结。

  五年前魏国攻楚,秦国发四郡兵相助。

  华阳一怒之下拿婚约摔了孙儿一脸,那是秦王为夺权诺下的,赖不掉。

  那一战秦国无功而返,但是秦王赚得一个新娘。

  楚国公主成为秦国王后时十三岁,婚夜做了三件事:踢被子,说梦话,磨牙齿。

  那夜秦王秉烛夜读到天明,此后再未到中宫,以至于宫中尽知,苕华之主才是无冕之后。

  琰美人十年五子,王后入主中宫五年,半个都没有。

  今日伏侍华阳汤药的,正是琰。

  她捧着药碗的手在颤抖,颤抖的缘由是华阳一句话。

  “将闾过继给王后,王后之子就是嫡子。嫡子即位,你也是母太后,一世荣华,如何?”

  碗中汤药都能感知女子在战栗,一圈一圈荡开涟漪。

  “王后年少,生儿育女不过早晚的事。将闾还小,离不开母亲,也没有这福分。”

  “你有三个儿子,一个都舍不得吗?”

  “我穷乡之女,他们也一样命贱身微,配不上这福分。”

  华阳阅人无数,当然也能看懂这个女子,她柔弱而坚韧,愚蠢又聪明,无争却又最贪心。

  “你想跟他生在一处,死葬一穴?”

  “我……”

  华阳掀翻药碗,一掌将琰掴至塌下。

  戒指带刺划破玉容花颜,血丝聚成赤珠然后串成红线。

  “不是你的,就别妄想。”

  后宫三千,能与王上同葬一穴的,只有王后。

  这是华阳能为侄女做的最后一件事,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怕秦王会有何等怨念。

  华阳懂男人,十年时间三十位子女,秦王可不是痴情种。

  蜀女胡姬秦美人,秦宫美色繁盛,他很快就会将一个破相美人抛至心外。

  华阳不讨厌琰,可她不能为所有人打算,只能为最重要的那一个谋求平安。

  王后仍是少女模样,不会争宠,有姑母宠,有没有男人宠还不是很重要。

  她欢欢笑笑来看姑母,却为琰姐姐下了一场泪雨,还把姑母埋怨一番。

  华阳恨铁不成钢:唉!也好,老太婆做坏人,小妫儿永远是好人。

  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启,答应姑母,保住妫儿的王后之位。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华阳的亲人,唯一还有实权的只有昌平君,昌文君与阳泉君早已位高权轻。

  昌平君能保全至今,就是因为知进退,所以他在心底认为姑母病糊涂了。

  秦王治国与庄襄王当政情势迥异:抱团则是同死,自保才可久长。

  “侄儿谨记姑母教诲。可侄儿是外臣,内宫之事,无能为力。”

  “所以,妫儿必须赶紧有个孩子,一旦有了孩子,立了国储,你就能说话了。”

  昌平君还在斟酌字句回答,王后早已哭得满脸泪花。

  “姑母,妫儿错了,妫儿不该让您担心。”

  “那你还不赶紧要个孩子?!你知错个屁!”

  “我……他不喜欢就不喜欢!要我摇尾乞怜,办不到!”

  “混账!你是楚国公主!我执意让你嫁过来,为的是什么?!”

  华阳声色俱厉,袅袅熏香都吓得转弯夺了窗缝溜出去,王后颤着声音说下四个字——

  秦楚无战!

  秦王之父是庄襄王,庄襄王原名异人,成为华阳养子之后,改名为楚,人称子楚。

  “子楚,子楚,楚人之子啊!我的苦心,你们明白吗?!”

  昌平君湿了眼眶,姑母的胸襟胜于他,他只求自保,而姑母心里还有故国。

  华阳的策略是王后收养长子扶苏,昌平君暗中策应立储,太子若能稳固则家族荣华再续。

  忌旁观华阳太后立嘱,这位姑祖母也可以唤作外祖母,对他也有希冀。

  “秦国,以功论爵。你要承爵,也要自己去挣。否则,就算高官厚禄,也没人服你。”

  他不说话,头深深一点,便是最好的回答。

  离开华阳宫时夜幕已落,一位美人遮了面纱在风里相候。

  眸中仍有残泪,夜色朦胧里,宫灯影绰下,海棠著雨楚楚可怜。

  “敢问,清河她……她还好吗?”

  她十岁了吧?多高了?多重了?喜欢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喜欢穿什么?乖不乖?好看吗?

  琰切切数问,忌一句答完。

  十岁。五尺。二钧。苌楚。书剑。白麻。不乖……好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蠢……”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唯鲁连之顽固兮,崩天门之云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爷爷,孔子说三人行才有师呢!”

  ……

  自二位兄长不辞而别,清河学的书都用来抱怨爷爷。

  爷爷好生气,是他们骗的你,骗的我,是他们自己走的,怪我干什么?!

  清河也知道,可是不跟爷爷斗嘴,日子根本没法过。

  老人那时带两个孩子入谷,不是缺徒弟也无心栽培后生,他只是怕,怕心空掉,怕人废掉。

  如今没人跟他较劲,偌大的云梦就像瞬间都空了。

  归隐山中是嫌人世多烦,当真无扰又怨静日太闲。

  清溪漫漫,老人采了一束野花给孙女编了个花环。

  清河心不在焉冲爷爷浅浅一笑,就像溪上的涟漪漾一圈忽然就没了。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