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重生军工子弟 > 851 有些不正经的超-7A
851 有些不正经的超-7A
作者:葫芦村人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6 全文阅读

  “今天先不急着跟他们谈发动机以及战机的事儿。易卜拉欣这边估计得先解决了。”早上起床时,汪贵林过来找谢凯,谢凯就提出来。

  先搞定易卜拉欣。

  这事情才是更着急的。

  空中客车的A-310,谢凯得要;空空导弹,同样也需要伊拉克采购。

  没有订单,无法生产。

  不能生产就导致没有后续的研发资金投入进去。

  每个项目,除了最初的研发经费需要404从小金库拨付,他们都希望每个项目可以靠着产品跟技术自身的价值来回收投资经费,持续研发。

  只有这样,才符合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那行,你跟他好好沟通一下,我先去了解一些情况。对了,超-7A很可能会在过段时间跟向美国人展示。”汪贵林突然说道。

  谢凯疑惑,“美国人难道准备向我们采购高级教练机?”

  “想啥呢!”汪贵林都被谢凯的话给整乐了,“要是咱们真把战机卖到美国了,那也算不错了。”

  “美国人还没买我们的歼-7?”谢凯都愣了。

  不是说,在中美蜜月期的时候,美国人从中国购买了十多架歼-7,用来模拟苏联战机,跟美国国内航空部队进行作战实验?

  现在蜜月期眼看就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美国人还没买?

  “美国人买歼-7干什么?他们准备向我们空军推销F-16,那玩意儿,一架好几千万美元,军方并不想要,而现在歼-8II的改造工程也没有结束。美国人准备在我们国内展示F-16的飞行性能……”汪贵林的话中,有着很深的不甘,“所以空军方面希望我们的超-7能够参与到美国人的飞行表演中,挣回一口气。”

  谢凯顿时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美国确实一直希望向中国推销F-16,以此来阻止中国航空装备领域的发展。

  历史上,1987年9月24日,美国空军部长奥尔德里奇带着“雷鸟”飞行队到中国,在南苑机场展开了一场表演,走的时候,还专程绕到八达岭上空溜达了一圈儿。

  六机编队啊!

  国内无法拒绝,甚至空军的高级领导们还得陪着笑脸去看美国人的战机表演。

  F-16的技术性能跟实力,那都是绝对强悍的。

  用一句话表示,那就是很黄很暴力!

  谢凯原以为,历史会拐点,却没想到,该来的,依然跑不了。

  F-16在中国的表演,美国人本来就没有安好心,他们准备出售给中国F-16这种世界先进的战斗机,几乎是一石数鸟的计划。

  一方面,F-16可以挤占中国每年本来就不多的军费,给美国军火单位带去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一方面,让中国拥有足够吸引苏联注意力的能力,最好是苏联跟中国干起来,到时候美国就能成为中国的武器供应国,在已经快要倒下的骆驼身上多压一根稻草;更用心险恶的是,美国人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在中国建立监听站。

  这一点,事关国家主权,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不可能同意,美国人却很天真地认为中国会同意,毕竟中国需要他们的技术不是?

  还有个方面,就是美国希望以提供中国F-16这样世界顶级的先进战机来换取中国不反对他们对中国尚未统一的那座海岛上的新机型军售方案。

  只不过,他们忘记了,新中国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有任何妥协。

  谢凯清楚,中国最终根本就没有要F-16。

  他更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F-16在中国首都进行飞行表演会多么让军方的领导们闹心。

  歼七,歼八,这跟F-16的性能差距太大,同台表演?

  最终只能更丢人。

  能挽回点颜面的,只有超-7A了。

  即使性能不如对方的,落后太多,也无所谓啊,我们这是教练机,只是拥有一些战斗能力而已。

  “超-7A能赶上吗?”谢凯想到这些,脸上变得严肃起来,问着汪贵林,“即使进行表演,数量太少也不够,至少得来个六机编队!”

  “超-7A去年收回取得圆满成功后,一边改进一边在加快改进设计,现在已经在进行第三批次的小批量试制。如果第三批批量生产的能赶上,组成一个飞行中队问题都不大。”汪贵林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太了解。”

  超-7A本来是以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研制基础的歼-9项目降低技术要求改进而来的。

  如果只是看单独的一些性能,还是不算落后的。

  否则,也不可能会获得埃及的青睐。

  谢凯没有想到的是,一年时间,这个项目发展这么快。

  “我们技术团队跟611这边一起努力的结果,你先跟他们谈谈,我去找霍海源他们了解情况。”汪贵林说道。

  得看到才能清楚具体情况不是。

  现在他又开始没有心思理会伊拉克人了。

  “我跟你一起去,伊拉克人,让他们先考虑考虑。”谢凯急切地说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我们的新战机。哪怕只是定位的高级教练机!”

  “你这……”汪贵林也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一大早就往611所而去,霍海源的团队,一直都是在这边。

  一路上,经历多道检查,两人到霍海源的办公室时,已经七点多了,快到上班时间了。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