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言情小说 > 现代言情> 小先生请赐教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兀令2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兀令2
作者:沐清公子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2 全文阅读

  王大人面色沉沉,负手踱步。 U.CO更新最快

  见他不语,王夫人更是揪心。

  她双手攒着,已然冒出冷汗。

  只听她道:

  “老爷,咱们不是又要搬家吧?”

  王大人又一阵沉吟。

  王夫人只当他是默认,忧色毕露:

  “怎会如此呢?临安城多好啊!咱们带来的东西还堆了几屋子未收拾,怎的又要搬呢?”

  她开始紧张地喋喋不休。

  “别胡说!”王大人忽地打断。

  王夫人不停说话,只吵得他心烦。

  “老爷……”王夫人有些怯怯。

  王老爷看她一眼,方道:

  “搬不搬的,也总在陛下。”

  “只是,”他顿了顿,“要一直被金兵这般赶着跑,也太不像了!倒不如奋力一搏,未必就守不住!”

  王夫人一愣:

  “老爷不是主和么?”

  “今时不同往日。”王大人道,“和的前提,是有谈判的资本。从前金蛮子不敢深入宋地,或可一谈。如今再谈,只怕是任人宰割!”

  王夫人默了半晌。

  是战是和,也总是男人们的事。她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家,她的孩子们。

  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她叹了口气,方道:

  “老爷,陛下那里,是个什么意思呢?”

  提起这个,王大人忽缓缓叹息:

  “完颜宗弼冲着陛下来的。你说,以陛下的性子,是个甚么意思?”

  王夫人再一次默然。

  自打靖康那年,汴京陷落,陛下便一直带着朝中众人四处逃窜。

  如今稍稍安定,金人又再次南下。

  陛下的抉择,似乎已呼之欲出。

  王夫人叹息,又轻声道:

  “眼下这般偏安,真个好没意思啊!”

  王大人神情黯了黯,忽想起当年夺嫡之事。

  那时郓王退出,成就了钦宗赵桓。但赵桓温吞,后靖康血耻被俘北上,才有了康王赵构即位一事。

  他有些晃神。

  若当年,是郓王做了皇帝,这一切,是否会不同?

  但这样的话,不能说。

  亦不能想。

  “老爷?”王夫人唤道。

  王大人这才回神,只道:

  “别忧心了。你好生看顾着家里,外边有为夫与大郎。”

  说罢,他又顿了顿。

  至于二郎与三郎……

  思及他们,王大人便是一肚子火气。

  二郎从前在户部任职,如今亦在。

  只是自谢蕖去后,他一向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甚么建树。

  王大人冷眼瞧着,也只得是干着急。

  而三郎绍玉,更是令父亲头疼。

  他成日与那几位官家小郎君混在一处,或打马街市,或纵酒出游。

  瞧着一个个玉树风流,却不过是生生混日子。

  总非长久之计。

  王夫人自然也能想到这一层。

  她方道:

  “二郎那处,我也长日劝着。如今娘尚在襁褓,想来,待她大些,二郎顾及着孩子的前程,也能慢慢好起来。”

  他妻子亡故不久,这样的事,还真不能强劝。

  只得缓些时候,从长计议。

  王大人点点头。

  不过,三郎的不争气,却没甚么正经理由。

  一来,那谢七娘不过是位故友,他实在不该如此。

  二来,二郎好歹还有职位在身,也敷衍着做事。而绍玉,一个闲人罢了!

  王大人遂道:

  “三郎又出去了?”

  王夫人点头,微蹙着眉:

  “同秦小郎君一处。”

  王大人神色无奈,只道:

  “过几日,我与他寻一份差事。读书之余,总不能再这般混下去!”

  王夫人重重点头:

  “早该如此了。”

  …………………………………………

  临安的行宫大殿之中,风一过,不提防间,烛火又熄了两盏。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