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小说 > 都市暧昧> 极品医圣 > 第102章 中医外科之道
第102章 中医外科之道
作者:古声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8-30 全文阅读

  早在郑翼晨被调至外科门诊之前,他就已经有意识地阅读外科手术的相关书籍,向陈勇积极请教。

  从那日开始,他每一天至少花费两个钟头的时间,钻研外科手术。

  郑翼晨就像一块海绵,以一种近似癫狂的狂热态度,汲取外科手术知识。

  恰巧,他身边也不乏外科手术高手。

  从陈勇处学会了下腹手术的精髓,从李三光处得到了脑部手术的技巧,从梁思群处获得了心脏手术的相关要领。

  可以说,在同年龄中,很少有人能想他那样,接触到这么多类型,又肯毫不藏私,把他们多年心得倾囊相授的外科医生了!

  他吸收这些知识时,秉承着“宁滥毋缺”的原则,有些狼吞虎咽,以致于后来要消化进脑子中时,经过了一段很艰难的阵痛期。

  治学有三个境界。

  一开始是把书读厚,加入不少注释和心得。

  第二个阶段是把书读薄,掌握重点,要点,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通常一本书洋洋洒洒数万字,重点也就近千字而已。

  最后一个阶段,则是把读薄的书重新读厚,借助掌握的要点与重点,进行发散思维,阐述衍生出其他次要知识,这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难以掌握的,就是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的过渡。

  而让郑翼晨苦不堪言的,却是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过渡。

  因为他吸收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

  陈勇,李三光,梁思群这三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能以专家之名冠之,单单其中一人的心得,就足以让人钻研数十载。

  而郑翼晨一口气吸收了三个不同领域的专家级外科医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

  这个世上,有一类人,专门创造奇迹,能人所不能,人们以“天才”的称号称呼他们,用鲜花和掌声歌颂他们,用敬仰的目光,膜拜的姿态,赞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郑翼晨一贯认为自己离“天才”的名号,还有一段距离。

  他一直相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的道理,用勤奋与汗水去缩短距离,抹平差距。

  他是一个“努力型”的天才。

  试图将所得知识融为一体的日子里,每天二十四小时,他的脑子都在高速运转,就像一台永不断电的电脑一般。

  吃饭想,上班想,坐车想,就连睡觉时,他都梦到自己拿着手术刀解剖人体!

  就连他功法的锻炼,针法的练习,他也放下了,一心只想掌握好那些西医外科知识。

  经过一个星期的废寝忘食,他终于将三个医生传授的知识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的知识,完成了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突破!

  成功的那一刻,他才有空去照一下镜子,发现自己面容憔悴,用“形销骨立”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是一个去其繁枝,取其主干的过程。

  郑翼晨整整用了一个星期。

  按照常理,他过渡到第三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至少也应是第二个阶段的两倍。

  可是,郑翼晨仅仅用了两天,就成功完成了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的过渡!

  这种惊人的进度,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奇迹,主要还是跟他自身的惯性思维有关。

  将读薄的书重新读厚,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发散思维,依照主要知识,触类旁通。

  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着重“悟性”。

  郑翼晨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掌握《黄帝内经》记载的高深医术,靠的就是非凡的悟性。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