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二六八章 楚军水师
第二六八章 楚军水师
作者:发呆向日葵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10-04 全文阅读

  李放与项荣两军的正面碰撞虽然惨烈,但对战局的影响只局限在士气层面,重要远没不及能够决定留城补给线安全的泗水之战。

  完全清楚此战重要的扶苏并无藏掖,一上来便派出了联军几乎全部的水上力量正面迎击。

  不同于需要躲避留城投石威胁而贴着东岸逆水缓行的楚军战船,由魏军占主导的联军战船在宽广的泗水河上排成了横列。

  战国时期的水战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除了在接战之前会有弓手相互袭扰之外,最重要的战斗方式仍是撞击战与接舷战。

  由于弓弩等冷兵器对于木质船只的损伤能力极为有限,直到火炮开始装配在船上之后,人们熟悉的“t”字横头战术才开始出现。

  在那之前,船只在水战中所要争抢的,是“t”字的那一竖——即争取在水战中以船首撞上对方战船的船,以对船体造成巨大的破坏。

  因为水战中对撞是如此重要,能够造出多大吨位的船只,就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水军力量的强弱。

  在正常的水战交锋中,想以小船的群狼战术战胜大船,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在狭窄水域完全限制住大船的机动才有机会。

  因此在秋时代,伍子胥的“余皇”号楼船出现之后,吴国称霸水上的历史便就此到来。凭借吴军水师先后大败楚、越、齐的傲人战绩,吴王阖闾一举实现吴国自吴王寿梦以来称霸列国的梦想。

  及到吴王夫差修筑水渠贯穿黄淮和长江,吴国楼船开始横行在中原核心地区,时刻威胁中原列国。

  当是时,远远看到吴军水师楼船,便足以令一个中小国家臣服了。

  然而吴国在最盛时却没有趁机将他在东南的主要对手越国吞并,反而放回了他们的王——勾践。

  而这之后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吴越水师一时强盛之后,开始横行在天下水域之上的,就当属楚国水军了。

  在吸收了吴越水上力量之后,楚军在水战上早已远远拉开了与列国的差距。若没有始皇高瞻远瞩,秘密命令嬴启偷造了数艘楼船,昭军至少在水战上很难与楚军正面抗衡。

  楚军水师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多是体现在质量。仅是代表国家水军巅峰战力的楼船,楚国便至少有十二艘。

  用一个现代的海军概念来表达就是,楚国至少拥有十二艘尼米兹级航母,并有能够有完备的舟师围绕其形成可怕的战斗力。

  值得庆幸的是,魏军水师并不需要在泗水上面对这样的巨兽,楚军的战略级水师主力都被派去了应对另外两个更强的对手——齐军水师以及昭军水师。

  长江以北的所有国家中,能够在水上与吴楚越这三国水师正面抗衡的,历来也就只有同样因为临海而自古就有出色海军力量的齐国了。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为与齐、晋争霸,令大夫徐承率舟师自长江入海口北上,千里突袭山东半岛,齐楚两国在黄海海面上激战。

  这场中国战争史上最早的有历史记载的海战,最终以远征的吴军全面败退而告终。

  地处中原腹地的魏国水师从来都不曾在水上有过何等出色战绩,其能否应对楚军水师,是一个理应值得担忧的问题。

  然而看城头上包括扶苏在内的众人表淡定,似乎一点都没有对魏军可能会作战不利的疑虑。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