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水浒新秩序 > 第四十四章 惨败
第四十四章 惨败
作者:江湖野人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10-08 全文阅读

  史进不在海东郡城内,他带着九百人,正在南方执行一年一度的“冬攻计划”。

  实际上,因为岛上大部分土著相互之间的封闭状态,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对抗,又因武器简陋,难以对官兵造成有效杀伤,所谓的冬攻,表述为“大规模捕奴行动”应该更准确一些。

  一面倒的战斗使得战线推进很快,如今已经推到了郡城以南四百余里的地域。

  王进不放心单独领兵的王进,用了两天时间,与赵永裔详细交接完政务后,留下梁不平和四百人守城,自己则带着五百人,匆匆赶往冬攻作战前线。

  岛上大部分地域还处于原始丛林状态,以海东郡有限的人力,只能在两个前沿寨子及郡城之间开通简易的道路。

  再往前推进,小股部队可以沿着捕奴通道走,大队人马就只能临时砍开藤蔓开路。

  即便前面有史进部已经开好的“通道”,但原始丛林内并不好走,王进为了赶时间,改为乘坐水营的战船。

  凌振急着试炮,唯一的小炮经不住折腾,最后还是炸膛了。

  凌振暂时没事做,听说要打仗,立即带上剩余的火药,找到张顺,请求跟船,张顺不敢擅自做主,请示了王进才带上他。

  顺风顺水,不到三日,王进便赶到史进的大营。

  得知王进到来,史进赶紧迎接出寨。

  “师父,你怎的来了?”

  王进黑着脸,喝道:“叫郡守!”

  史进见王进身后都是士卒,赶紧严肃答道:“是,郡守!”

  “社首安排了赵郡丞协助政务,我不放心你这边,赶过来看看。营中兵马怎么这么少?”

  王进刚进营内,就感觉到营内的情况不正常。

  “一些原先标记的土著突然迁走了,我派陈达、杨春、杜迁、周畀几人带队去探寻土著们的行踪。”

  王进驻足,严肃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天。”

  王进警惕心大作,急问:“作战图在哪儿?”

  史进也被师父的郑重搞紧张了,连忙答道:“在我的帐内。”

  “快,带路!”

  凡作战,必须先画出作战图,就算画不了精确的地图,简单的草图也必须画——这是徐泽对手下战将的硬性规定,为的就是避免这帮“好汉”出身的将领拍脑壳,轻率作出事关将士生死的作战决定。

  他要求部将们在战斗前必须清楚敌我情况、作战目标及作战步骤。

  即使因为战斗形势紧张,战机稍纵即逝,一时无法准确掌握敌方的兵力和地理信息,最起码也要清楚本方的情况和目标,不打无准备的糊涂仗。

  大帐内,王进看着作战图,面色越来越凝重。

  “马上派人召回探寻土著行踪的人马,营内剩余的人员,立即加固营寨!”

  史进被王进的严阵以待搞慌了,急问道:“师父,我之前的布置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王进坦白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土著的动向太可疑,这么多土著村落同时消失,肯定有大问题,等陈达、杨春他们回来,看能不能得到更详细的情况。”

  史进布置完王进交代的事项没多久,陈达匆匆返回。

  陈达与周畀都发现情况不对劲,不约而同的靠拢,合计彼此掌握后,周畀主张立即返回大营报告情况。

  陈达武艺好,跑的又快,一个人先回来了,周畀在后面带着队伍往回赶,回来之前,周畀还派人通知了杨春和杜迁两部赶紧回营。

  见到王进和史进,满头大汗的陈达就急忙反映道:“郡守、郡尉,情况很不对。”

  王进急问:“发现什么问题了?”

  “土著们撤离的时间基本统一,从留下灰迹和粪便看,应该就在昨天下午,我和周都头一共寻了五个村子,有一个部落应该是撤到东面高山里了,其余的都是撤到了南面。”

  “南面?”

  王进心中飞快的盘算着,海东岛东高西低,东面丛林中的物产还算丰富,但仅靠采集和狩猎,仍然无法满足过于密集的土著生存所需。

  人口较多的土著村落,通常会选择有水且土地肥沃的位置烧荒种地,所以,各村落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地盘。

  这也是土著们面对海东郡咄咄逼人的攻势,却不选择搬家的原因——好地方通常有别的村落占领,要搬过去,就得打仗。

  虽然都是土著,但在土著眼里,其他的部族村落和海东郡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敌人!

  东面的高山上,物产相对较少,气温也更冷,大冬天,仓促的转移到高山里,缺衣少食,肯定有一些族人冻饿而死,不到万不得已,没有部落愿意选择这条路。

  大部分土著同时主动选择向南迁移,必然要有一个强大的,能统合各部的力量主持才行。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