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游小说 > 游戏异界> 直播之春秋苦旅 > 第817章 孔子学《易》
第817章 孔子学《易》
作者:我说那个谁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4 全文阅读

  在都城休整了几天,在子贡的建议下离开郑国。郑公不愿意见,再在郑国停留也没有面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停留。

  离开郑国之后,孔子一行人原本打算去陈国的。可因为听说卫公死了,新君有意请他回去。孔子拿不定主意,在路上徘徊起来。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卫灵公卒。这年!孔子59岁。

  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灵公薨,灵公夫人(南子)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姬辄!也就是后来的卫出公。

  同年六月乙酉,赵简子派阳虎等人送太子蒯聩回卫国,想让太子蒯聩即位。卫国人听说后,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

  这年!孔子回了一次卫国,但因害怕卷入卫国的权力争斗,处理完一些事后,又离开了。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鲁哀公三年,孔子在陈。这年!孔子六十岁。

  这年秋,鲁国季桓子病,后悔过去未能用孔子而影响了鲁国的振兴。临死之前,嘱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鲁。后来由于公之鱼的阻拦,季康子改变了主意,派使改召孔子弟子冉求。

  冉求将行,孔子说:“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也。”(《史记?孔子世家》)

  这一年,孔子已经六十岁了,他很想回到家乡。

  鲁哀公四年至六年(公元前491一前489年)这段时间里,孔子曾辗转于陈国、蔡国、叶国、楚国之间。

  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孔子师生一行迷路,让子路去打听道路。结果!子路遇上隐者,被隐者取笑了。

  隐者取笑说:“孔子是一个圣人,是指引人民走向幸福安康大道的人,他怎么可能会迷路呢?”

  子路是个暴躁脾气,自然是受不了这个气,但有求于人,就没有敢发作。回来后,就把问道遇隐者的事跟孔子说了。

  “高人!应该是个高人。”孔子就让子路带领他过来,与隐者相见。

  隐者见果然是孔子,就与之开玩笑,狠狠地戏耍了一顿。

  “先生!您偷换概念了!”孔子耐心地听着,等到对方说完,才一一指正出来。

  “我哪里偷换概念了?”

  “我们是迷路了,才来请教于先生的。而先生并未给我们指明道路,却引申到人生大路上。是不是?难道?这不是偷换概念么?”

  “老子曰:人生观不明确,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地人生观,人生如梦,生活在恍惚之中,与先生所说的迷路又有何异呢?”

  “这个?”孔子一听,更是觉得这是世外高人。

  是啊!一个人如果糊里糊涂地活着,跟活在梦里有什么两样呢?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混乱,立场不坚定,墙头草人生,没有道德底线,跟真正地迷路有什么两样呢?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