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简在帝心(中)
郭氏想起儿子眼泪就在眼圈晃悠,倒让旁人认为是在忧心皇上,“娘娘不必担心,奴才会伺候好陛下的。”
王远奉命把皇后送回房间,眼看着娘娘泪盈于睫,不由的出言相劝。他以前也算敬重皇后,但是现在是实实在在的感激,如果再拖上几天,皇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他们这些人的下场那是可想而知的了。
郭氏被王远说得一愣,随即明白他是误会了什么,现在想来满朝文武都是要这样误会的吧,不过也好,郭氏嘴角微微翘了一翘,“有劳中常侍了。”
“娘娘言重了,都是奴才分内之事。”
“陛下不宜劳累,你在身边要多劝着点,本宫现在虽然有心无力,但是有什么事情你都可以随时过来找我。”郭氏索性把这贤妻一扮到底,将一些个琐碎的事情不厌其烦地嘱咐着王远。
“奴才领旨。”
等到把郭氏送了房间,王远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中常侍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王远并不起身,跪在地上说道,“奴才知道娘娘甘冒奇险来救陛下,完全是出自本心,轮不到奴才来谢。但是奴才还是想给娘娘磕个头,娘娘有所不知,陛下的腿要是再晚点可就危险了。”
“本宫知道你一片是忠心,还是赶紧起来吧。”
“娘娘日后但有驱策,奴才万死不辞。”
王远这话说得倒是掷地有声,郭圣通也相信他此刻是出自真心,但是以后,可就不那么好说了。等回到宫中,一旦起了什么冲突,他最终肯定会回到刘秀的立场上去。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识时务了。
不过,刘秀最信任的内侍有意投诚,郭氏不会傻得把他拒之门外。将来是不是可用,虽然还得看刘秀对长秋宫的态度,但是,宦官们想要什么,还是比较容易猜的。比如说,权势这个在宫里宫外都让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对宦官的吸引力却远远大于常人。
映心重新把被子摞好,让娘娘靠在上边。“这些被子硬得很,要是把美人做的那个靠枕带出来就好了。”
“咱们也不是出来享福的,能这样就算不错了。你看这一路过来,多少饥民流离失所的。”
“是啊,真是可怕。这离洛阳还没有多远呢,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样”
“想家了?”郭氏见映心是一脸的愁苦,轻声地问道。
“哎,哪有家可想啊”映心失神的说道,“奴婢从小就进了宫,根本就不知道家在何处,也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记忆,总归是贫苦人家就是了。”
“你也不要难过了,说不定他们现在过得很好呢”郭氏也知道自己这话没什么可信度,现在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不是豪强地主就是劫匪强盗,哪里老百姓的活路。虽然明知如此,也得劝上一劝,这丫头一路劳苦,却一声不吭,也着实是不容易。
“奴婢真该死,娘娘正虚弱,奴婢还说这些让您跟着不痛快。”映心赶紧挤出一个笑脸,换了一个欢快的语气。
“过去是在宫里,不知道外面的样子。这一次出来见的这么多,惦记家里也是正常的,说什么该死不该死的。你这些天也累坏了,下去歇着吧。”
“奴婢不累,陪娘娘说会儿话吧。”映心之前总觉得宫里劳作辛苦,一心想做大宫女,后来进了正殿,又得小心翼翼,有时候就会想是不是在父母身边就会不一样。现在才算明白以前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不是被卖到了宫里,她也许早就成了饿殍,这个年头,父母更多还是无奈。映心想通了这些,从此以后倒是更加尽心了。只不过,有些事情,不光是尽心就够了的,当然,这也是后话。
郭氏笑着说道,“可是本宫累了,你也下去吧。”
映心赶紧服侍着皇后躺下,自己也去一边的矮榻上歪了一会儿,期间郭况来了两次,听着里面一点动静没有,也没敢进去。等到晚膳的时候,张永才又找了他过来。
“况儿。”郭氏不错眼的盯着郭况的胳膊,生怕他有什么闪失。
“不过是皮外伤,没事的。”郭况想要抬抬胳膊给姐姐看看,却被皇后一把扯住。
“不要紧就不要紧吧,你乱动什么”郭氏嗔道。
“嘿嘿”郭况憨憨的笑笑,“不是怕你担心吗”
“你这样乱来我更担心。”郭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才把手松开。
“我都听说了。”郭况没头没脑的冒出这么一句来,郭氏猜着他是知道了全部的实情。
“那你也不应该冒这样的险。”郭况小声的嘀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