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穿越小说 > 架空穿越> 村姑的平凡生活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工合作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分工合作
作者:若君子之竹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09-04 全文阅读

  听见这一声“开始”拿着搞头的人都动起手来。

  咱就说这些农村人,他们可能盖不了高楼大厦。

  但像这简简单单的没有太多要求的农村小房子,几个农民就能把它盖起来。

  他们好像天生就会这一们手艺,不管木匠瓦匠每个人都会一点。

  柱子,领着一帮年轻的小伙子在拆着老房子的房盖儿和前墙。

  郭叔带人在新房的地放画上线。该码砖的地方码砖,该放土坯的地方放土坯。

  安排完了,看他们干的都挺好,郭叔就领着他家的三个儿子在一堆木头跟前儿,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做着明天又用的房梁。

  要我说着盖房子其实挺麻烦的,这儿那儿的用的东西都特别琐碎。也特别多。准备不到位到用时就抓瞎了。

  但也幸好村子里的人都愿意帮忙。

  发现什么东西不够。

  小来小去的人就回家取去了。

  有大件儿缺少的,就赶快让周二哥赶着牛车去县城买去了。

  拆,果然是比“建”要快。

  老房子棚盖上的茅草,一会儿就被这帮人都拆下来啦。

  这个草拆了也不用扔,放在柴火堆旁,让它干着,等它干透了能当柴就烧。

  这房顶去了珊房草,剩下的就是泥面了。

  剩下的碎草用笤梳划了干净了,看看哪有不平的地方,在用新和的泥找找平。

  然后放在这晾着,等他明天晾干了就能往上扑“油单纸”了。

  老房子用了一上午时间,就把前脸儿的砖全部都码完了。

  又重新把窗户上上,窗台上边抹上水泥。

  要说这水泥窗台,那还是周淑杰要求的呢。

  这一抹出来就显得特别好看。

  新房子起的也挺快,再说这新房子和老房子共用一个山头,只要在盖三面墙就行了。

  在北方盖房子和南方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这墙的厚度。

  北方的墙,至少要五十厘米厚。

  南方的墙只有30厘米左右。

  之所以要盖这么厚,只是因为为了保暖。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

  小的时候看电视剧,看人家那些大侠飞到房顶上偷听人说话,一掀开瓦片儿就能看见底下的人。

  我就觉着谁家的房子都是这样的,只要掀开棚顶上的东西就能看见里面地人。

  后来长大才明白那时候的想法太天真。

  别说你能不能掀开棚顶上的瓦。

  就是你掀开了,他也不可能直接看见里面的人呐!

  里面还有一层“二层棚”呢!

  那个时候真是太天真了,呵呵呵!

  东北的房子,就是有一层很结实的“二层棚”,上面不止放锯末子保暖,还会放一些家里不用的东西。

  以前曾经听奶奶说过,还往里藏过粮食呐。

  咱们言归正传。

  这一上午新房子的底座儿也码好了。

  在往上就该上窗户了。

  要说这盖房子用的东西真的特别多。

  就说这窗户门儿吧。

  现准备肯定不赶趟,这都是周淑杰他们家从村子里那些要盖房子的人家匀过来的。

  再说明天要用的房顶上的所有的木头。

  这些木头你就是让柱子准备一个月,在没有任何电锯只用小手搂,搬运用人扛的年代,他也弄不回来这些啊。

  他们家这次盖房子,从人家匀来的这些东西就没少花钱。

  大头肯定是都花在了砖和水泥上,到现在为止已经花进去一千元左右了。

  你可别觉着这一千元少。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要盖一间这样“一面青”的两间房,500元左右就能盖下来。

  当然啦。

  要用到的木头和土坯你都要自家准备。

  农村人也图新鲜热闹,一听说他们家要盖“一面青”的砖房,很多人在都来看热闹。

  特别是一些小孩子,跟着来回的跑,有的还跟着搬砖呐。

  这院子里好几十号人,干的热火朝天的。

  有的甚至都脱了衣服光着膀子。

  说说笑笑的也特别热闹。

  当然,也不会说什么国家大事,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一些有趣的事儿。

  谁说男人不八卦,其实男人也挺八卦的,你看看现在那些说的特别起劲儿地!

  就连柱子那么严肃的人,在这样的气氛里,他那张脸也融化了不少。

  人多干活就是有劲儿,不觉得时间过得多快。

  当人家来喊他们吃饭了。

  才猛然觉得这时间竟然已经天晌了。

  这么多人要是往屋里坐也坐不开,直接就在院里摆着吃了。

  刚出锅的馒头,熬的菜。

  也被成匡成桶的挑了过来。

  从各家借来的碗筷,也用小推车推来了。

  周大伯和郭叔也招呼着众人,用井里的井拔凉水,洗了洗手脸准备吃饭。

  这院子里摆了一地的东西也没法放桌子。

  所以都是每个人盛上一大碗的菜,再用手抓两个馒头,在院子里随便找个地方一座就开吃。

  中午饭不能说是多么丰盛,却也不错啦。

  周淑杰蒸的是两合面的馒头,每个都有男人拳头那么大,蒸的软硬适中。

  为一的菜就是用豆角炖的肉,里面的肉可不少。

  这些男人在不喝酒的情况下,吃饭也是蛮快。

  半个小时不到,四筐馒头就没了,两个大半桶的菜也一点儿不剩。

  他们这才一个个的摸了一下嘴,拍拍肚子说吃饱了。

  在农村可没有吃完了消消食儿的话。

  全部都是这边儿撂了筷子擦擦嘴,再喝半瓢凉水。

  那边就拿起工具,该干什么的就去干什么去了。

  没等天黑。

  新房子的三面墙就砌完了,就剩明天上梁的事儿了。

  郭叔领着郭家的三兄弟,这一小天儿叮叮当当的也已经做好了房梁。

  一看没活了,帮忙的人把用剩的砖和水泥收拾收拾。

  各自打着招呼说明天几点再来,都穿上衣服回家去了。

  是不是很奇怪?

  这些人为什么走了?

  还没吃晚饭呢!

  我跟你们说,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去谁家帮忙也只供一顿饭。

  或者是中午或者是晚上。

  也只有特别亲近的人家,才会被留下来吃两顿饭。

  就像周大伯和郭叔。

  因为饭就是在郭叔家做的,吃饭时自然也是在这院吃。

  吃完了,趁着天还亮周淑杰跟柱子俩先回家,把老房子那屋收拾了一下。

  一进院儿就看见了老房子的变化。

  这让周淑杰就觉得眼前一亮。

  要她说还是这样的房子看着顺眼。

  进了屋把泥土全部都打扫了一遍。

  特别是那炕上。

  因为她们家这炕跟窗台是紧挨着的。

  所以今天这炕上也弄的特别脏。

  幸好炕上的席子早就拿下去了,要不都不能要了。

  她把炕上面残留的泥土,用笤梳把这些东西扫到了炕沿边儿,收进了地上装垃圾的框里。

  从新把席子铺上,就这席子周淑杰就拿着抹布擦了好多遍,在擦到边缘的地方还往手上都扎了两个刺儿。

  要说这个席子周淑杰一直就想换了它。

  但是现在供销社卖的炕席都供不应求,刚到就被人抢没了,到现在都没排上号儿呢!

  周淑杰往下收拾着这些东西,柱子就帮她往出倒垃圾。

  等屋子收拾利索,引火烧上炕时天也快黑了。

  两个人又去了隔壁郭家,把孩子和婆婆接了回来。

  今晚,她们家这炕要睡还是能睡的,别人倒是没什么事儿,但柱子可能得蜷着腿睡了。

  先头说了,他们家这炕和窗台是紧挨着。

  今天,这窗台都是新弄的,特别的潮。

  晚上睡觉时捂被子都得卷起来一块儿。

  周淑杰她们个子矮,倒是能伸开腿,柱子可能就够呛了。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