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传记> 我在赵国当官 > 第七十九章:夏木阴阴正可人
第七十九章:夏木阴阴正可人
作者:牧羊山人  |  字数:2055  |  更新时间:2025-10-10 全文阅读

  随后,书吏又在案上为学子们置上笔墨纸砚,好让他们赋诗在纸上。

  半柱香为限,香灭之后,书吏便会将学子们写好的诗词上传至学士的案前。

  案前已有学子在作诗,也有一些人尚在栏杆处赏景寻灵感,一如宋玄。

  他此时正立在高阁栏杆前,从此处远眺,天光上下,尽收眼底。

  湖岸汀兰,长川浩浩,青山累累,皆在春和景明之际。

  晚春将花谢,夏木更郁青,此自然之玄妙也。

  宋玄思至此,一缕笑意不由跃上眉梢,旋即他回到案前,整衣坐下。

  他方执起笔准备蘸墨时,顿时觉得有人站在他身后,于是他执笔一顾,不料正对上江公子的视线。

  “咳。”他轻咳一声回神,当即蘸墨,不在理会周遭的事物。

  当他写下第一句诗时,身后极清极柔的声音随即就传了出来。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宋玄听此笔一顿,一滴墨不期然滴落纸上,晕开了圈。

  他轻轻摇头,又接着挥笔写下最后两句。

  身后的江公子看着宋玄写的诗,不由地反复吟咏,“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吟咏罢,他不禁看向宋玄,眼里溢出几缕钦佩之意。

  宋玄将那张滴了墨了纸张放一侧,另摆上一张纸,将那首诗用若水小楷誊抄一遍。

  “宋公子,这张滴了墨的纸,你可还要?”江公子从他身后站了出来,在他旁边坐下,仰头过去问。

  宋玄轻摇头,“不要了罢,我已誊了一份,那份染了墨,传上去则不合礼。”

  他的话方落,书吏便过来传送诗篇。

  上首座的学士案前已垒起一叠纸张,几位学士人手拿着一张来欣赏,神色各异。

  那末,孟学士看着纸上用行楷写就的诗,不由自主地吟咏出来,“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好啊,此诗如画,将湖春风景尽数归于笔触,有物我划一之精妙。”

  说罢,他又将这首诗传给其他学士一同品鉴。

  最后,诗传至王渊之手中。

  王渊之细品之后,蓄着淡笑道:“惜春之情,曲折委婉,的确不错。”

  稍顷,左侧案的彭学士看着手里的那阙词,连连摇头,神色颇惋惜。

  “这首诗缘何只有半阙?”

  他捏着胡须轻叹,“此词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无伦,然遗憾的是只有半阙。”

  旁边的王学士听彭学士这么一说,便上来接过那首词,细细吟咏,“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吟咏罢,他颔首道,“此词行文轻快流丽,基调明朗,‘飘零’一词表明季节已然开始变化,颇有惜春之味。”

  “此词是何人写就?”王学士问向书吏。

  书吏上前,恭敬回道,“这阙词是城北府学的学子江既明所赋。”

  “让他上来回话。”王学士补充道。

捧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

发表章评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6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