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益州,cd府。
望着眼前雄伟的城墙,纵然早有心理准备,李白依然震惊了。
都说大唐盛世,但怎么个盛世,对于现代人说却没有太明确的概念,真要说起来,便也只能用政治清明,万朝来贺等等欣欣向荣的形容词糊弄过去。
但在看到这雄伟的cd府后,大唐盛世便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带着一丝肃穆跟古朴的城墙巍峨耸立于平原之上,两边望去竟是看不出这座巨大的城廓连绵有多少里,只是那么沉默无言的立于天地之间,雄浑至极。
但对于李白而言,最触动他的还是人。
若说这雄城无声,人便代表了这雄城之魂。
不管是守城军士还是排队等待进城的平民百姓,那骄傲到骨子里的精气神才是他最为看重的。盛世终究看的是人,而不是城。
胸怀激荡,好想写首诗恭维这太平盛世,歌唱面前这座雄伟之城。
然而激荡良久,却是一个字都没蹦出来。印象中似乎有写cd的诗词,但很不幸,他忘了……
公元719年六月初一,十七岁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在cd府前作诗未果,郁郁不已。
……
路上这两天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练字的,岑夫子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当然,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也让他对身边大部分人都熟悉起来。
苏婵儿自不必说,一部《简爱》已经偷偷摸摸的讲完了,年纪小些的琴儿似乎并没有太多触动,到是这个他从青楼中赎出的女子,却似有所得,胆子也大些了,变得喜欢在人后跟他辩论些问题。
这其实挺好,李白很满意。
一个有思想的女人,总比一个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女人来得有趣。
只是早就想做的那种事,现在却是没了念想。
作为现代人,李白到是不介意没事儿来个车震什么的。无奈周边的人太多了些,五辆马车浩浩荡荡,还有十多骑周围护持,震得太欢怕是会被围观。
更别提每天还得练字了。
当然练字之余,在车上故事讲得乏了,李白也会下车找人攀谈。
就这样熟了车队的护卫统领孙沁。
孙沁是张嘉贞的亲兵,而根据平时两人的聊天,李白得知在这次上京述职之前,张嘉贞竟然是并州天兵军节度大使。
这到是让李白升起了一丝疑惑。
若是张嘉贞接到命令前往长安,何必要绕到荣县去?这路就绕得真有些远了?只为了看自己一个学生?若实情如此,那位赵诚之县令的面子可就太大了些。
简单感叹了一番,便将这事儿丢置一边。
管天管地,他还能管到人家天兵节度使干嘛要绕路么?
除此之外的日常便是骑马了,这也是李白这一路上挥洒荷尔蒙最重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