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小型磁轨车头在伊尔库茨克至麦克罗沃的轨道间穿过,气流激荡轨道,泛着七彩的光。两公里后,十数架军列一字排开,气势滔滔。 对比旧时代,这个时代的战争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哪里?毫无疑问,这个答案属于行军。 天空是禁区,海洋是禁区,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其结果便是行军对载具的要求达到了极高的标准,随之而来的补给压力,和沿途变异沙兽的袭扰,注定了其行进距离不能过长。 阿纳海姆的突袭动员了非洲联盟几乎所有的军用载具,行进距离也不过1000公里,而如埃卢尔所思,20000人在北极圈横跨6000公里的突袭,即使不考虑政治因素也不过是一种天方夜谭。 当代最主流的装载工具只有磁轨列车,故而搭载磁轨列车抢滩绿岛这种略显蛮干的战术成了这个时代的战力投送主流,战略思考被弱化,似闪光般仅有的几个不经由磁轨网络的体例被人们长久地谈论,成为一代名将的军功章。 战争是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如此现实催生出的便是最大限度结合高端武力发挥的特型列车。 坚固、音速以及在车头配备的足以切开轨道工事的热能武器是定义一架特型列车的三大标志,这三点无一不在考验一个势力的整体工业水准。所以特型列车诞生30年,依然是大型势力的专属配装。 第一次遗民战争中,格林尼治的皇家方舟号曾搭载6名高阶能力者万里突袭捣毁过全球人类同盟的指挥中心,工事被热能武器轻易切开,断层有能力者加持跨越,炸药的冲击波又跟不上皇家方舟号的行进速度,全盛时...
0.0
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