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位于齐鲁行省,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华夏在历经百年战火,饱经摧残之后,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到九十年代,改革已颇见成效。 然则,华夏历经百年屈辱,国贫民弱。人民教育、素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与这复兴之后的繁荣经济相比,显得极尽虚华。 国家意识到,民族的复兴,不单单在于经济物质的复兴,更在于精神文化的复兴。 中华文化始于百家思想,稷下学宫又集百家之学,百家争鸣。是故照搬稷下学宫之名之于当下,欲重现昔日之思想盛况。 ——— 现在虽近晚上九点,但学校门口依旧热闹,毕竟,大学生大都是夜猫子,而学校对这方面也管的颇为宽松。 江汜来到学校门口,从右侧路口进入。 这是一条路,却有两个名字。路的中间有花坛隔开,右边的叫迎新路,左边的叫致辞路。 路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 只见石碑的正面大大的刻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走到路的尽头,走近石碑,方见石碑背面也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这是校规的总纲。 稷下学宫的校规是宽松的,也是严格。 说它严格,是因为触犯校规必被开除。 说它宽松,是校规之外得事物,学生可以无所顾忌的接触。 比如,学生可以随意逃课,没有点名。但学校的监考系统非常严格,作弊者开除,学业不达标者开除。 当然,也有约束学生德行的校规,这有时也是最具争议的地方。 对于争议的问...
0.0
人评价